公告版位

# 678 獅潭國小 1918

學校位在新店老街入口山坡上,從台3線上過了仙山的聖門牌樓,左邊就是學校了。這前面的道路是124縣道,從巍峨的牌樓起點開始就是上山,直達仙山後一路沿著南河岸到南庄,在南庄國小處匯入中港溪還是沿河續行,接著從斗換坪入頭份市區,再往西一直到竹南的海邊。

124縣道雖然多半是在山區,但這一趟下來從獅潭小開始會經過許多小學,包括蓬萊小、南庄小、田美小、三灣小、信德小、斗煥小、僑善小、頭份小、六合小、竹南小。全長51公里多,可算是人文薈萃、山野祥瑞的一條美景道路。

新店老街就是條老街,一如獅潭這地方,地大卻是人口淨減區,也才四千多,好處是可以保留許多古老的美好,但是也只有假日才會比較有人氣,特別是近年在十一月左右舉辦的仙草節,吸引許多人前往拍攝仙草花,在假日又見人潮洶湧。

所以0.89公頃的校地只有40於位小娃,但這也是獅潭三所小學中最多娃口的,另兩所,豐林37,永興更是只有16人。
這樣的情況,加上又非屬原住民小學保護傘下,非常有可能到時會給廢校整併,也許就只剩下一所小學了。

學門在數十梯上,雙矮柱貼白色二丁掛磚,上面以紅色二丁掛裝飾,事實上繞校一看,這配色非常統一,整個圍牆都是這樣。
校門沒有特別的明顯,金字板掛在左側駁崁下,加上右邊邊坡的花型標誌才可看到這是學校,不然圍著圍牆的樹木,特別是龍柏蒼鬱森森,也把校舍擋了。


a678苗栗獅潭獅潭(1918)231001
上梯後才看到學校穿堂,這造型似雙手捧天的樓頂才看到獅潭國民小學六字,一樓穿堂有著同等大小、目前很難見到的禮義廉恥銘文。

# 678,獅潭國小,1918|苗栗獅潭|百年小學|新店老街

校園以長的ㄈ型教室圍繞操場,在學校右邊的124縣道上(又稱新蓬道路)的圍牆可以一窺校園全景,小而美,看得出校舍維持數十年前的造型,不過外牆都有拉皮過。
# 678,獅潭國小,1918|苗栗獅潭|百年小學|新店老街
新店老街其實值得踏訪,這邊還維持著民國六、七年代的模樣,讓我在這邊流連了許久,鑽幾個小巷,還會有意外之喜,像是滿牆的壁畫,看來這老街也曾經流行過那彩繪村的時尚呢。

@苗栗獅潭,新店村

擷取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677 富興國小 1918

.
大埔水庫,攔峨嵋溪成堰圍水,形成人工湖,俗稱峨嵋湖。這湖姿態優雅,空拍似蟠龍婉轉於峨嵋之間,學校就位於湖北邊富興老街上,迷你卻是唯一的小學校。

校門左排扇形和梯形組合有拱門,頂上以校徽和桐花裝飾,金字校名,前縣長落款。右邊,小花壇,接續波浪矮牆,一路沿太平路走去,包攬著牆內的大樹。

峨嵋只有兩所小學,峨嵋和此校,校地都偏小,峨嵋只有0.88公頃,富興大些,0.96公頃。兩校娃口都少,前者60多,富興50。
這是百年老校,前棟門面校舍古樸,顯示日據建校的一貫規格,穿堂頂冠裝飾,三拱窗開光,整個立面就是一個典雅。

a677新竹峨嵋富興(1918)230724
門前太平街續行,就可以到峨嵋湖畔,一面行來還可欣賞圍牆上的許多生動雕塑,像是男女娃的拔河景緻,甚是有趣。
這邊直行接細茅埔吊橋,橋頭有景觀咖啡廳,邊上更有大樹托覽湖景,甚美。不過更美的是在吊橋中間處,左右眺望粼粼湖光,一片旎迤山光水色,加之對岸的佛寺殿頂,莊嚴又怡然,若有遊湖船娓娓行過,拖著船尾漣漪,更是一片清覽。

來此數次,多在橋上吹風賞景,咖啡店也甭去了,自帶發咪的咖啡,就斜靠纜繩,自在,他笑我尋得百姓風,自尋樂子,我說,曷不?十方眾生,多少可如此得?知足。

回程,特地去湖畔尋得窯燒麵包,只見許多人瘋狂大搶,我有幸得一品地瓜土司,吃來頗有兒時記憶,大推給他,而後竟然一路走台3線北返,一路餵食,竟成了我的一方樂趣。

@新竹峨嵋,太平街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676 蚵間國小 1951
.
雖然校門前叫文化路,其實就是寬廣的台15線,附慢車道的四線雙向道相當的大。
學校1.64公頃大,整個校舍新穎,應該改建過,光是臨路的圍牆更是一片新味。蚵間村這邊一片空曠,僅學校這附近才有小村落,接著就是散落的村屋。
校門三高低柱雙進門,中柱高有柱頭,上有金字鑲嵌校名。三柱都是貼著方形磁磚,顏色赭紅,顯示這邊的風情。

a676桃園新屋蚵間(1951)230622
從學校對面走東福路可以到海邊的新屋綠色廊道,這邊是假日腳踏車道,道路上充滿親子歡笑聲。

不過我們是要去踏查這邊的百年石滬群,趁著那天退潮,一路踩踏前人智慧的古蹟。這石滬群是台灣本島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石滬群。
看說明,這邊石滬呈現的是圓弧狀,像是魚麟般一層一層的向外擴展,不過這需要空拍機才可以看到,極具特色。

這種充滿智慧,而且順應自然循環的補魚方式,仔細去看還真的不簡單,因為需配合漲、退潮汐,更要了解海潮方向。聽解說還知道先民竟然還要利用每顆卵石形狀,擺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有現下的成品,而且當地秉承「一戶一滬」的家族傳承,每個石滬都是代表一個家族的百年傳承。

不過,這邊無法逃避當下的都市化人口外流大潮,看似家屋不少,其實很多多半門戶緊掩,一片寂靜的村野情景,唯到假日才有人氣。
在想:這些留鄉老人仙逝後,年輕人因產業不願回鄉,這邊可能更行凋零吧。

@桃園新屋,文化路

擷取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675 老梅實小 1901

新北石門只有三所小學,山上的乾華,還有濱海的石門和老梅。
老梅小校地2.14公頃,位老梅社區內,老梅村本來就是濱海小漁村,近年社區人口外流嚴重,所以校內小娃急驟的從百人降到目前只剩60餘人,每個年級只有10人左右。

a675新北石門老梅(1901)210825
老梅近年因為季節性的綠石槽成了觀光熱區,這地質學上的海蝕溝,在每年東北季風減弱的三到五月間會長滿翠綠的海藻。
這短短百來公尺長的海蝕溝,是被海浪縱向侵蝕的火山岩,當長滿綠色海藻時,一片綠和到天際的海水藍,配上天空白,黃昏、晨間,搭上陽光的色澤,成為攝影者的天堂。

一度這石槽還給CNN評為台灣八大秘境之一,說是秘境,竟經此傳播後成為熱境,加上附近有沙灘,每年這春末天之際,攝影者、拍婚紗的、網紅、還有純玩水的聚集這小小村落,不只是進入區內的道路擁擠,連外面的台2濱海沿路都是塞車。

學校雖然在海邊,但是綠化奇蹟,樹木挺多,綠草更多,兩管校園的管狀溜滑梯更是娃們的最愛,小校可愛。
「老梅」一詞是原住民當地部落的音譯,意思是「山豬」,校內有多有山豬的圖案,更是可愛。

我去老梅不跟風拍石槽,唯美攝影需要的是等待,我沒耐心等人群散去。我除了拜訪小學校園外,就是在老梅社區走走,拍拍彩繪牆面,還有追逐巷弄間的喵喵。
這邊巷弄頗窄,很像是客家原民防禦性的巷子,刻意的彎曲和寬窄不一,走來特有探險的風味。

@新北石門,老梅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奇帶回一大籮筐的魚
瞧他在灶前忙和著許久,終端上作品,我一瞧這盤乾煎的魚,嘴角雖然半淌著貪慾,卻掩不了吊嘴角的笑。
這是?用了多少的油啊?我問。
他還舉著鏟子呢,酷著臉說:油多好煎,不沾鍋,不掉皮。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4 頭城國小外澳分校 1968
.
2017年8月24日,各大媒體的教育版都有一則新聞:外澳國小開學只有2名小娃到校,其餘15名小娃因為家長抗議縣府要廢校而未將娃們送上學。
媒體用詞聳動,拒學、逃學、抗拒、軟禁.....造成一時的話題。

a674宜蘭頭城外澳分校(1968-2017)241208
緣由是學校主校舍被查出耐震係數不足,被公告危樓,開學前縣府要將17名娃遷回本校(頭城國小)就讀,也在頭城小空出六間教室,原班原師上課,但是家長怕因此廢校,群起抗議,甚至將15娃集中在某家中集體吹冷氣,不去學校報到。
事情當然後續是落幕。
但家長的擔心非杞人憂天,以危樓為名,果然在2019年12月8日拆掉了主建築,只留一棟廚房綜合教室和校門(感謝老天,留下校門)。

雖然新聞稿上縣府信誓旦旦沒有裁併校考量,但這樣的舉動其實已經是實質廢校了,官員嘛,怕得就是失了民氣,不敢說真心話。

我在當年就有預感最終學校將會消失,遂在九月時去拍了學校,當時剛漆成海洋藍色的教室頗美麗,吸引不少網紅拍照打卡,網路上還拜這些網紅之賜找到被拆掉前的校舍照片。
可惜我的照片已經找不到,沒有整理照片的習慣讓我不少拜訪過的小學不知道消逝到哪張記憶卡之中,期待哪天有時間整理會重見天日。

這天陰雨,想去漁港,就多開了一公里去看看校門。眼前所見已非當年,校舍原地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的菜圃,當日細雨濛濛還見一位阿公在除草,校門雖有公告不可擅闖,但是顯然是多餘,除了像我這樣的校園控,哪個網紅會想到此打卡。


對面媽祖和千里、順風二將塑像仍在,只是我一直想不通,這臨海的雕像怎不面向海洋、而是留戀著這空洞的校園?祂們所顧盼的小娃早已經到3.5公里外的頭城小上學了不是?
#674,頭城國小外澳分校,1968|宜蘭頭城|2017實質
外澳這邊已經非以往漁村模樣,學校對面蓋了外澳遊客中心,一度還是宜蘭最多人氣的地方,某孩挺愛這邊,臨海民房後邊的沙灘,是夏日衝浪者的天堂,陽光、沙灘、海浪、啤酒、浪花上的比基尼,全是某孩這年紀青春的宇宙不是?

學校會真如縣府的承諾重建?
我不樂觀,這腹地太小,目測大概0.5公頃不到,加上後邊緊鄰的鐵路,光是隔音就是個問題,面前大海,眺望龜山島美是美,一旦風雨來可是浪漫不起,也非上課好環境,如今交通便利,往返頭城小已經不是難事,這學校啊,真的就此走進記憶了。

@宜蘭頭城,濱海路

擷取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是否過了某個年紀就是毫不在乎外在的看法、他人的臧否?正是所謂「從心所欲」?活得自在?

稍早在漁港,某爺,對!就是那種六十以上的大爺,他一面抽煙,突然朝地面咳了一聲,一口濃呼呼的痰就吐在岸邊。

天老爺,這人來人往,他不在乎這舉止,吐在這?不解他想吐,就咳海裡去就好?就差這麼十幾公分,啥時代了啊,文化素質還那樣低,真讓人厭惡!

甭說他一旁的孫子,矮油的一聲,外加對他露出嫌惡的表情,他抽一口煙,帶著濃厚的痰音嗆他孫子,矮油什麼啊!

多麼自我感覺良好、粗魯、沒文化,真可怕!堪是退化到獸的階段了啊?
🤬
話說這年紀真的會消磨文化水平成了野性、頑固的獸?

常見中老年人大剌剌的跨越馬路,管你有車沒車、是不是有斑馬線,就是擺著肢體語言:你要讓我!就算是捷運高架底下以小灌木隔離,這些中老獸也可以爬上柱島、扒開樹叢、一把跳躍另個車道,幾次驚險鏡頭上演,總覺得這些人為何出來害人?
😤

回到魚攤。
某阿珠瑪拿起攤上一條大魚,掰鰓、捏肚,一面轉頭和家人說,這肚子一捏吼,跑出來的便便顏色可以知道新鮮不新鮮。

那些放下文化的中、老獸,漁港的一次見聞
老闆說,別捏我的魚啦,這些都是剛下船的。
她姥一把扔下魚,說,喔,好!

精彩的出現了。
見她兩手就像是練鐵砂掌那樣,插入擺魚底下的冰塊中來回搓動!
天!她用冰塊洗手啊這是?
老闆見了忙制止她說,ㄟ,那是我給魚保冰的冰塊啊,你要洗手跟我說,我給你水。
老獸一把抽起手,甩了兩下手,帥氣的說,不用了,這樣可以了。
後來看見老闆把魚拿起來,整盤冰塊倒在地上。
😤

這是?
啥情況這是啊?21世紀耶,台灣耶,我的天老爺這是我錯置時空,是走錯空間來到前開發世界?還是時間回溯到50年前?

一切顯得那樣的不真實!

不過,回到車上我仔細回想:
這場景其實沒那樣陌生,在咱家附近傳統市場不是常有?手捏水果、指甲掐肉、隨地吐痰、丟用過衛生紙......種種前文明行為,都常在這些中老獸上見到。
再仔細想想,也不對,以上這些,好像連我班上小娃子也常有哇!要不我怎每每傷腦筋教室滿地垃圾沒人撿?
唉唉!
看來,這是整個社會的素質問題了。
😂🧐
我跟他說,以後我成了那年紀,若有以上這些特異行為,請大聲的阻止我!
他握著方向盤,瞧著車前,說,你不會!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671 胡適國小 1979
.
小學,承載著許多的「任務」,或是說「政治任務」。
看課程,受命于政治主張,承繼文化脈絡,連那校名的訂定都會難免的有濃濃的緬懷氣息。在台北市就有許多學校例子,像是:福星、銘傳、雨聲、雨農、懷生、永建、薇閣等等。

這沒啥不好,文化的內涵不就是這樣,反正政治正確就是主流,更何況這辦學的銀子本來就看大人的臉色,所以打從課程、教材、校名都是上面說了算不是?
.
那天因某事去造訪中研院,辦好後走南深路,想要順道(其實是繞路)到深坑吃個豆腐,這小學就在中研院舊大門路口對面,不過吸引我駐足的不是校名。
學校大名如雷貫耳,是紀念一代國學鴻儒來的,這人在國中課文裡母親的教誨的一文裡就已翩然烙印在腦袋中,和另一外大師的父親和橘子文章,算是國一生的深刻認識。學校在中研院旁當然也是因為當過中研院長的關係吧。

是校門那高聳的四棵大王椰子招手讓我停步的。那天天氣很好,背景藍天白雲、高高的椰子,一如我夢中的小學門面,不拍她還拍什麼呢?
除了拍照外,還特別徒步繞了學校一週,校園挺大的(幸福),從旁邊巷子的發咪門口看去,側邊教室的窗欄還彩繪了漸層的七彩色塊裝飾,一如門面上牆上的多彩編織圖騰。



後來直往深坑,南深路(深南路,109線道)挺寬的,彎曲在盆地南邊的山區,出來接北深路(106線道),右轉直達深坑老街,停好車吃豆腐。XD
這一路也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所以沿路會看到許多茶園、茶場的,若是以前我會停下來拍照,或是跟茶農買茶的,不過近年來已經沒有這樣的習慣了,所以一路走馬看花,就直奔深坑,而且這天我需要的是豆腐!

非假日來深坑,街道空曠,清爽!我和他在這邊隨意的找一家店家,叫了兩三樣臭豆腐料理,沒有踩雷,店裡客人稀疏,我們桌上就三道----清蒸臭豆腐、三杯臭豆腐還有炸臭豆腐,不是為了吃飽,就是純品嚐味道,沒想到竟然在和他閒話家常中,坐了好久......


#豆腐娘臭豆腐料理
#另外一提的是胡適的老爸就是台東有名的鐵花村命名的由來
@台北南港,舊庄街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670 澳花國小 1927
台9蘇花公路北往到和平前兩叉路,右邊標台9蘇花改,左邊原舊台9,現在改標為台9丁,直行過大濁水溪橋左轉進入澳花部落。
這部落屬於泰雅族,分為上下兩聚落,左道過澳花橋,遠遠就可以看到學校的身影。

# 670,澳花國小, 1927|宜蘭南澳|南澳鄉的原住民小
前行上坡左邊就是校門,階梯上去一個圓樓,校門高低三柱,左高柱上嵌有校名,有趣的是右邊兩柱有個門楣,上面有英文橫書校名,狀極趣味。正面看上去,有那麼點像是動畫主角單眼小小兵--史都華(Stuart)的素色版呢。

a670宜蘭南澳澳花(1927)230821
中央路一路前行,會到學校後門,一個大鎮石紅字雋刻澳花國民小學,入門後就是操場。整個校園呈現古樸的原住民特色,色塊彩繪、操場邊的竹亭等等都有。
學校基本和村落民居融為一體,建築甚是新穎,操場邊有一棵六百年的大樟樹,號稱全台校樹最老者。

# 670,澳花國小, 1927|宜蘭南澳|南澳鄉的原住民小
這棵樹長得頗有特色,主幹往兩側分岔生長,中間還有樹洞,姿態優雅似張手擁抱訪客貌;樹圍甚大,目測應該需要3、4位大人圍抱,樹冠極大,想來避暑甚佳。
# 670,澳花國小, 1927|宜蘭南澳|南澳鄉的原住民小
校區不大,站在這門口一覽全貌,只有0.99公頃,學生也不算多,幾年前還有上百人,現在已就落到70餘,這在南澳七小中,還算是娃口多的。

部落安靜得像是沒有人煙,我們在這邊繞了一圈也沒找到可以覓食處,只好開出部落,往下個聚落覓食去。

@宜蘭南澳,中央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不五時,就要收到通知:啥啥的研習時數不夠,需要上網補修。
這玩意五花八門,交通安全、輔導知能、家庭教育、環境教育、特殊教育......巴啦吧啦。
這些玩意雖然時數不多,大多數是4到6小時,但是很煩人的就是:必須要開著電腦螢幕,全程觀看,有的還只是跳離一下,就會歸零重計,往往是需要電腦,或是要上課了,只能跳開,感覺這玩意就是黏人和煩人。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