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Jan 10 Fri 2025 09:51
那個,蕭牆來的刀
- Jan 06 Mon 2025 23:15
好事者老師,多管閒事
- Jan 06 Mon 2025 23:13
職業病
- Jan 03 Fri 2025 21:43
可以搥我的臉一下嗎......
剛剛某娃。
跑來和我說:「老師,你可不可以用力的搥我的臉一下!」
好驚天動地的要求,我被嚇傻了......
原來,他右邊的牙齒要掉不掉的,讓他不能吃飯
我說:「用左邊的吃。」
- Jan 01 Wed 2025 23:00
上?下?
一位當主任的朋友說:「我明年要下去當老師了......」
我聽了有點傻眼!
上?下?
我在思考這個普遍存在教育圈內的問題:當主任就是「上」一層樓?當校長就是「更上」一層樓?那麼我要問:
- Dec 29 Sun 2024 23:54
非等值的時間觀念,買包子時的想法,好長的三分鐘
時間才不是啥的公共觀念呢。
每個人都不等值。
稍早去買個包子,看他有大甲芋頭饅頭,就給櫃台點了兩顆。阿珠瑪回頭看了冰箱上的計時器,又問了內場的另個同事,回我說:
還要三分鐘喔!
我右手舉三指表示複誦:三分鐘?
她猛點頭說,對,再等三分鐘,要嗎?
好!我說。
站在門口等,那籠饅頭就在旁邊冒著煙,我沒和其他人一般滑手機,而是在觀察路人。
也許見我瑟縮著脖子,阿珠瑪叫我靠近蒸籠些。那邊比較暖,她說。
貼心啊,話說這天外頭16度,加上隔壁大樓下來的穿堂落山風,這可能多降個體感5度吧,突然想到先人的智慧,上次去鹿港九曲巷,除了防盜外就是給他防風,利用人工緩緩與自然的對抗。
腦袋就給這個風的問題運轉許久,猛然想到,啊!不是三分鐘嗎?這鐵定不是三分鐘了。
因為我的人體計時器運作了,對!這種天冷,咱沒戴口罩,超過三分鐘,鼻頭就掛鼻涕了。
翻了手機,拉開剛剛支付的時間一瞧!
嘿!這哪來三分鐘?
壓根就超過三個三分鐘了啊不是?
我瞧著阿珠瑪抱怨,
啊,怎這三分鐘那樣久啊?已經十分鐘了吧,這你的三分鐘也太值時冷啊。
她又轉身看旁邊的計時器,我好奇了,趨前一瞧!
就真巧,剛好跳到3:00的狀態,我噴了一口氣,無奈的瞧那阿珠瑪,她又說話:
要蒸熟才可以吃啊......後面啥,聽不到了>
就是心虛吧。
看,沒瞧給我悟出個物理原理呢不是?
時間根本就不是個公共觀念,阿珠瑪的三分鐘,不是我的三分鐘,又根本不是計時器的三分鐘。
向來如此,我得來好好想想該給這現象取個啥的愛因斯坦式的物理學名詞唬唬人。
- Dec 29 Sun 2024 23:50
DIY蕈菇種植包,他的童年採菇樂
- Dec 17 Tue 2024 23:47
# 681,湖西國小,1958|彰化溪湖|擁有東、西、南、北四極小學|溪湖軍機公園覓得C-119
# 681 湖西國小 1958
.
對!在酒足飯飽餐羊肉爐後,咱右轉去這湖西國小,一路上某孩繞口令的說,溪湖溪湖、湖西溪湖,溪湖有溪湖國小,溪湖也有湖西國小,不之溪湖國小小還是湖西國小小。
因為他以為我搞笑,飯前溪湖、飯後湖西的,直到我這人工AI導航到校門口,看到這城堡的塔樓和警衛室,還有塔樓上的校名後,他才相信這是真的。
溪湖挺有意思,不但有湖西,對,他還有湖東、湖南和湖北,四極大名都具備有,這當初設校命名大爺挺愜意的,我喜歡。
校門就是一紅瓦、紅磚高塔警衛室,後面校舍白牆彩瓦,我說,像極了早上在糖廠吃的彩虹霜淇淋不是?某孩說,是像啊,就是欠個幾個顏色。
校門入門後兩旁綠蔭蔽天,還在右側樹林中見到一極為罕見的雙生樹,這樣形容吧,特意的在空中接續了旁邊斷根的鄰枝,兩棵樹呈現大寫「H」模樣,令人驚訝生命。
來此校前先去順訪附近的軍機公園,帶狀且腹地不甚大的公園,竟然罕見的展示了許多架退休的空軍軍機,包括我很喜歡的C-119G運輸機,這架塗裝成湖綠色的運輸機保存得非常好,此外還有F-5E中正號戰鬥機、F-100F超級軍刀式戰鬥轟炸機,RF-104G星式戰鬥偵察機,還有勝利女神飛彈等等。
那架俗稱老母雞的C-119G,是1958年美國「借」給我國使用的,一共在台灣服役了39年,前後上百架飛機,總飛行75萬小時的飛行記錄,直到1997年除役,那雙尾翼(飛桁式)設計,著實讓人亮眼。
空軍最後一架退役紀念的C-119,編號3158,目前落腳中華科大當作教學教具,應該是目前被保存得最好的一架。
最後,某孩的疑問湖西大?溪湖大?當然是後者大,她有3.5公頃,湖西只有2.3公頃(這也很大了啊!)
@彰化溪湖,北聖路
- Dec 16 Mon 2024 22:26
# 680,溪湖國小,1903|彰化溪湖|百年小學|鄉紳捐地的小學|溪湖羊肉爐
# 680 溪湖國小 1903
學校在溪湖的老市區裡,在日據時代由鄉紳捐地興學而成,實在可以稱為義學小學才好。
校地3.5公頃多,是鎮上最大面積小學,學娃卻也不是最多,近5百位,編制21班的規模。
校門非常的古樸,看來打從建校後似乎沒改過,典雅的石砌牆,左柱上皂底陰刻金字,四柱三進對開的大門已經非常少見。左牆上多加橫書中英文名,兩旁延伸過去是紅磚牆,兩株高大的大王椰子樹逞天高。
來溪湖除了去糖廠吃七彩霜淇淋的朝聖敗金外,還是來吃有名的羊肉火鍋。
出學校前面路直走就是員鹿路,說起路真的是一個混亂,乍看字面似乎是連結員林到鹿港,大體無誤,但是問題是她每過一個鄉鎮,又重新編段號,所以那天就給導航上的路名搞得好亂,員林出來一路屬段,中間四段還給中正路搶走,硬是要繞個道,五段尾了,又重新回一段!
我整個懵,怎麼路標又變成一段!
原來是進入溪湖鄉界了,後來發現她續往北行,奔去鹿港,可一入埔鹽鄉,又是重編段號!真是太搞笑和弄亂人啊!
回前,溪湖有很多羊肉爐,這邊員鹿路一入溪湖,兩旁就看板林立,全都是溪湖羊肉。
他咕狗了一家星級較好的,雖然我不太買這個評論的帳,但還一往。沒想到門口一瞧,天老爺!人龍多得嚇人啊!
最後他也接受我的建議,找個星評不差,但是人比較少的店。這樣找到了老楊羊肉。這店其實吃來也不錯,庭寬環境不賴,幫手甚多,才剛點餐就上桌,咱點了帶皮的鍋外加快炒兩樣、麵線一盤,吃得是肚飽心滿意哇。
帶皮羊肉油脂多,但是很夠味!
- Dec 15 Sun 2024 22:45
天下巧事添一樁,紅面番鴨,被誤認烏伯司機,原來是遠房的阿姨
這世界,沒有最扯,只有更扯。
話說這天帶老爺、夫人去採買。
這得要說老媽氣管有恙,某年某日咱回家時帶了一鍋薑母鴨孝敬,不想,一吃解痼疾,直誇這味是時候,往後每年大雪後二老必吩咐家中小輩要準備這味孝敬。
不過老爺也有個精神痼疾,就是買東西一買就是一大票,學術名詞叫躉售,喔,這個得叫躉買,總之就說這樣圖個打折也免舟車勞頓往返多次的好處。
這天給喚去,買鴨子,對,他覺得市售薑母鴨貴得不像話,也的確,當年一鍋450打發,現在都800了。所以他打聽鄉下某地有紅面番鴨,電話一通就訂了十隻,商家包去毛、包分解、還包分裝,只是要自己去拿不外送。
於是一早就給叫去,千里迢迢奔去草莓之鄉山間溪邊尋訪那養鴨人家。果然不怎好找,雖然說是在大道附近,可是這入徑車不能行,倆老叫我路邊等著,他們去提鴨。
.
那邊是通往草莓之鄉要道,假日人來車往,看似熱鬧,實則前無村後無店,隔許久才有幾戶人家,說是荒郊野外也不為過。
我在車上開著冷氣,應該說暖氣,這天外頭16度,這野地近溪哪得要下修個3度不只,一面聽音樂、一面翻書。
不想,有人敲著副駕的玻璃,還伴著拉扯車門的聲音。
對!自從上回給阿珠瑪誤以為我上錯她車之後,我時刻叮囑自己得要一上車就鎖門,所以這門我可鎖得死緊。
我拉下那邊窗戶一小縫縫,一個大妝的阿珠瑪探著半顆頭,用純正客家話說:
「你是我們叫的車吧,開門啊!」
我瞧,後邊還有一位穿著西裝的老先生呢,想是倆夫妻。
我回她說,
拍蟹喔,我不是計程車,我這是自己的車,你認錯了啦。
我可是操著正港客家話喔,可她似乎沒聽明白,一直說,
「對啊,就是我們叫車的啊,你就趕快開門啊,外面很冷啊,你讓我們老人家在外面吹風是怎樣啊!」
我只好開門繞到那邊,想跟她說清楚、講明白。想說這老人家應該不太知道「烏伯」車是掛紅字牌的才是。
但她顯然不想聽,一直說,沒錯啊,我孫子叫的車,車牌也對啊,你是不想載我們嗎?那我要檢舉你喔,巴啦巴啦......
瞧她倆一身正式裝扮,阿珠瑪臉啊,頭髮顯然有SET過,應該是要去參加中午的宴席吧,我一直跟她說我真的不是司機啦。
她說著說著竟然就拉開後面車門,一面推著老先生想要進車(對,我下車又忘記鎖門),我馬上壓著後門不給上車,這樣僵持著。
突然!
「唉呦喔~~~」
我聽到老媽這慣習見到熟人時的拖長音招呼起始聲音。
回頭瞧,她和老爸還有後面一個小伙,每個人都拎著大包塑膠袋,站在我們後頭。
「這不是阿金姊啊,你怎會在這邊啊!」
我媽睜大的眼說,一面把手上的塑膠袋(就是鴨子)交給我,然後兩位阿珠瑪四手相握,一面叫我打招呼、一面開始寒暄聊天。
就是四個老人家就這樣站在路邊、車旁開始聊天了。
我把十幾包鴨子拿到後備箱裝好,跟小哥道謝後他就離開,四位老人還在十幾度寒風中,一點都不畏寒的大聲交談。
往來車輛呼呼,溪畔野風颯颯,我冷得打哆嗦,鼻涕都流出來了,奇怪剛出門時兩老還直說今天好冷,這回怎不說冷?
我連忙打斷說這外邊冷,上車說吧,老媽和阿姨牽著手就坐進車裡,老爸也請姨丈入座。
然後車裡就熱和了,不只暖,而是熱,人多的關係,更是因為氣氛的關係。
果然姨倆夫妻是要到市區吃中午宴席,孫子幫他們打了車,可是車沒來,給我看了手機上車號,真還幾乎一樣,只是順序不同,解謎之後四位老人家哈哈大笑。
姨倆堅持下車等他們的車,老媽卻堅持他們一起搭順風車回市區,我想老媽圖著是車上有個聊天伴,這樣推拉一陣後,我幫忙打了電話請他孫子退了那車,就帶他們回市區。
果然一路沸騰,也送他們到餐廳門口,相送行禮如儀,還給誇了我多麼有禮貌、有為、帥氣、像老爸、得媽真傳巴啦巴啦。
我心想,這剛剛還在拉車門、壓車門那一幕也不算有禮吧,尷尬的回笑了去。
關上門重起步,我還是開口問老媽那阿姨是誰啊?
原來是我父系這邊,阿祖的弟弟(就是曾叔公)兒子的媳婦(就是嬸婆)的表妹的女兒(這我不知道怎樣叫了),算來也是和老媽同姓同宗,以往都是有來往的親戚(這也算親戚)。
不過我跟倆老說我給誤認是烏伯司機,跟她在車門邊的那段,倆老笑得開懷,一路我還端詳後視鏡的自己,這臉,哪裡像是司機?
老媽說,應該是你今天穿了西褲襯衫的關係,我說我上班也這樣穿啊!
到家前,我跟老媽說:
乾脆我來兼差當烏伯司機好了!
老媽唾了我一口,說,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