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148 興仁國小 1948
..
興仁國小,原石泉國校分班,1956年才獨立為校,最高規模有12班,1985年後一直維持6班,但全校的娃數才40出頭,相當的小。校地也不太大,1.1公頃左右。
校門波浪短牆,一矮柱,左牆上書校名,但非全銜。入校後操場,後置單排校舍,校舍立面宏偉,有宮殿風格,像是史博館的立面山頭也顯端莊。校園一片平朗,許是菊島風大,所以野風朔朔,校園也朗朗。
..
話說大人老早就說想搭機,原想要來趟國外旅行,但是他堅持就是只要當天來回的班機,也就是上機、落地、然後上機、落地,回家。
一家人連聲勸阻,這樣搭機多花銀子啊,現在國內班機不比從前,都貴,大人說,我出銀子,而且65歲以上的爺們機票還真半價!這樣一說,家人不堅持了,抽籤決定誰伴後,立馬定機票。
可不得願,沒有當天來回機票可買,只好退其次隔天回,終於打定。
就這樣,菊島快閃行成行。
...
校門前是204縣道,這條縣道就是機場通馬公的唯一且主要道路,路上車輛往來巨多,可是沒有設立天橋。
在機場交接了租來的車,方行2公里多,就碰到這第一所學校,校園仰頭就可看到飛機凌空起降,讓我相當的羨慕,若當年我小學在此,一定天天到操場看飛機不是?

a148澎湖馬公興仁(1948)230630.JPG
...
菊島熱,非常熱,大人不下車,我到對岸等紅燈沒有車行才拍下校門,不是辛苦而是感到熱氣襲人的不適應,但是接著適應了,開車在空曠的道路上卻有種舒坦。
只是快閃,還沒能多造訪更多學校和景點,返程的鬧鐘已然響起。
..
@澎湖馬公,烏崁里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7 永福國小 1915
.

..

...

a147台南中西永福(1915)230627.JPG
@台南中西區,永福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6 和平實小 2004
.

..

...

a146台北大安和平(2017)230422.JPG


@台北大安,敦南街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5 紀安國小 1963
.
離開麻豆市區走173縣道去曾文溪口溼地,那邊是南部有名的賞鳥溼地,特別是黑面琵鷺的新聞曾經風光一時。
這不是原來的路程,實在是因為南下善化\安定等地去過不少次,就試著往西邊走走。
沒多久看到右手邊有國小,貼近後我們一瞧,不約而同狂笑許久:
「等等…...你想到的不會就是我想到的吧?」我問他。
他還是在笑,猛點頭。
不過大人不在狀況內,頻頻問:
「哪裡有好笑?」
...
紀安國小,1.4公頃小學校,目前約70娃、六班規模,是麻豆區8小之中娃數最少的。
學校雖然小,但在台南地區挺有名,不是因為學校的諧音,而是他曾是台南國小足球之霸,在台南每年舉辦的國中小傳統藝術比賽中,學校也曾以藝獅隊獲得青睞,是相當受到焦點的小學。
..
校門就在173縣道旁,雙高低柱飾矮牆,高柱上有金書校名,連接短牆有英文校名。牆內林木蔥綠高大,綠化的門面相當吸睛。

a145台南麻豆紀安(1963)230627.JPG
比較特殊的是校門右邊有一座小小的「廟」,旁邊還插著黑三角旗。實來到台南,特別是在臨海鄉下地方很常看到這樣的「小廟」,有人奉香、甚至奉酒水,一直都不太了解這是否為土地公?上次在七股國小、土城國小都看到校門口一座。
後來才知道這是地方傳統的「五營」,至於詳細的內容,以後再說了。
...
我們一路開一路說這學校的名稱很有況味,大人和我們活在不同時空,無法融入我們的對話中。
「有紀安國小,那有沒有大雄國小?」我說。
「還有小夫、阿福國小.....嗯,也應該有宜靜國小,或是靜香國小。」他說。
「我來找找看,也許真有也不一定。」我說。
「不過有靜宜大學啊!也算是這一群的吧。」他回我說。
就這樣一路給這主題纏著,看大人一臉懵,逐漸露出不悅的表情後,我倆才收拾笑鬧,帶回其他主題。
...
其實校名源自附近供奉「靈相佛公」的紀安宮,宮址就在學校往西邊十字路左轉進去。這廟是康熙年(1700年)開墾此地的謝姓族人帶來,靈相佛公就是肥水之戰護衛東晉王朝的一代名臣謝安。這廟經過歷代修繕,已經頗具規模,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學校立校時乃有此名。
..
我把剛查到的歷史訴予他,他倏地正色說:
「那我們剛剛那樣輕浮,是不是褻瀆神佛啊?」
大人聽了,藉機訓斥我們:
「每所學校立名都有教化意義,拿學校名字開玩笑,真不應該!」
我倆頻頻稱是,說真該賞三大嘴板才是。
然後就一路沉默,不敢再有多言。

@台南麻豆,謝厝寮里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4 仙草實小 1920
.
車過嘉義中埔,見前方天空烏雲,半天的黑雲壓壓的抵在山頭,我說:
「前面下大雨了!」
他握著方向盤,神色自若的沉默。下白河交流道轉172縣道,瞬間大雨傾盆,說有多大就有多大,雨刷開到最大了還是視線模糊,我急忙喚他路邊停下,暫時別開。
打了方向燈緩慢停到一家桶仔雞店旁,車道上的車都紛紛減速,或如我們一般開了閃黃燈路邊暫停。這雨來得太急也太噴,空氣間瀰漫著溼溽和著烤雞味,他說:
「不然,我們去吃個桶仔雞怎樣?」
..
台南白河仙草埔,距離白河交流道東約7公里,地當白河水庫附近,是往關子嶺風景區的要道。
自古此地產仙草,是白河人上山或是山上人下白河的一個中途休息站,當地人乃取仙草煮茶供旅人飲用乃成特產,更成為地名由來。
..
仙草國小,立於1920年,原為白河公學校分校,後升格為關子嶺公學校。
學校面積挺大有3.8公頃,目前有學生約50人,她在2021年成為全台第一所公辦公營KIST學校,所以學校的全銜應為「仙草實驗小學」。
..
源自於KIPP的KIST是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引進台灣創設教育體系,強調關懷弱勢、強調品格的教育,基本上在制度上還是屬於公立學校體系,因此校長是官方遴選,但老師可為學校單招。
了解這個教育組織後,發現這不臻是解決偏鄉小學除了廢校、併校之外的另一個道路,根據基金會官網,目前全台有6所小學在基金會運作下進行,另有屏東富田國小正在籌備之中。
..
當日後來雨稍小,我們繼續往關子嶺前行,我滿腦子泥漿溫泉的浪漫,不想,行到仙草校門口後雨勢更大,又不得不停下等雨歇,順便抽開窗縫拍下到目前為止第一幀大雨滂沱的校門,雨大到連快門都抓到軌跡。
校門右高柱、左矮牆,高柱白底上書校名。大門敞開,本想開進去瞧瞧,但是作罷。

a144台南白河仙草(1920)230626.jpg
後來返途中一直找仙草蹤跡,學校前後還有許多低矮、有著歷史的老房子,不過仙草茶卻一個也尋不到,倒是甕缸雞、桶仔雞一條街,一路蔓延到關子嶺風景區。

@台南白河,仙草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3 笨港國小 1962
.
笨港其實跟時下所謂的「笨」無關,此為名詞取音,之前訪問宜蘭古亭國小提過校名取地名,視為古亭笨(畚)之意。
新屋這笨港也是相同意思,都是農人佇米的糧倉,客家人稱「笨仔」,當地人一面務農一面捕魚,該港即稱笨仔港,簡稱「笨港」。
地方誌另有一說是港口某年出現大量的鱝魚(幅魟,讓當地人發了一筆小財,故稱這些魚為笨鯊而港稱笨港。
對第二說,我覺得實在本末倒置。
..
笨港國小,1.2公頃左右,但是學生數40,在新屋11小學校中,和社子、北湖都是相對瀕危國小。

a143桃園新屋笨港(1962)230622.JPG
學校近年推行客語校本課程,展開遊學課程體驗當地的石滬文化、客家人的牽罟捕魚等客家和漁村的文化活動,都深受好評。
學校後面有一座天后宮,立有一尊數層樓高的媽祖神像,遙望永安漁港,似已成當地地標。
..
其實我們也是在永安漁港買了海鮮、逛了一圈後打道西濱公路回爸媽家碰到天后宮和學校,不過學校當天大門深鎖,假日不得其門入,只能在門口拍照爾。

@桃園新屋,文學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2 桃源國小 1951
.
桃源國小,尋訪桃花源的道路,過桃源之門,娃們找到幸福的桃花源,理想很高,是人們的亙古來的理想國。
全國有五座同名小學,分別座落在台北、南投、嘉義、台東和高雄。五座桃花源,台東、嘉義、高雄都位於偏鄉地區,班級數都只能6班,娃數更是在百人之內;面積最大,班數和娃數最多的,想當然,就是天龍國台北北投那座了,山岡邊的桃源相當大,3公頃,也是這同款桃源之中,唯一有12班的小學。

a142南投埔里桃源(1951)220811.JPG
..
南投桃源6班,娃數30。但是校地卻是2.3公頃之大,所以一個娃有800平米的人/地使用面積。有多大,標準籃球場是420平方米,這樣應該有概念這邊的娃是處在多麼遼闊的草原了吧。
校園綠植環繞,桃米溪曲繞傍倚,校門面對暨南大學的山岡,真若是:緣溪行,望路之遠近,仰望大學殿堂的好山水。
大門雙矮柱短牆,左牆橫書校名,可惜字體小了些。入門後左右分,操場映眼簾,校舍位在入門後右手,一字宁立,整個操場給高大的蒼鬱包圍包括巒樹、樟木還有黑板木,形成一個橢圓的綠環帶,這是我看過最鑲邊的操場。
主建築校舍有座特殊的三層塔樓,以天橋連結主樓,有眺望的樂趣。
..
我這次不是特意拜訪,是因為要去尋訪「鐘靈國小」走門前桃米巷時經過休息。
其實也不能這樣說,應該說我和她緣份早於廿多年前工作的第一年,因為研究桃米社區,曾來此做田野調查,訪問過社區耆老、學校師長等。
..
附近有許多觀光打卡點,像是紙教堂、巧克力城堡,甚至校門對面就有一家主題餐廳,附近的民宿、特色咖啡店相當密集,假日往往車多人擠,對面巷子過去還有一條給暨大學生專用的機車上下山道。這次到訪,發現附近還多了許多近年風行的露營場。
..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座桃花源,擘畫美好的虹橋和樂園,我心底的桃花源就是小學。
小學這段時光是一生中最美的短暫,六年,短不短、長不長,時間上是人生的十幾分之一,但是對於美好的劑量濃度,可能就是佔有了50%以上。
我一直這樣認為,所以為師,也希望我的娃們也能永誌永銘。
是啊,多想有一天,可以「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南投埔里,桃米路

鐘靈國小原文

https://dill4ms.pixnet.net/....../70188040-045-%E9%90......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 大成國小 1931
.
這天帶娃去三峽的皇后鎮花園班遊,將娃交給班級後自己回車去看剛剛路上看到的大成國小。
從國道3下交流道轉台3入市道110直走,學校就在左手邊的小崗上,坡道口有華麗的彩畫大牆駁崁,前方有小學三元素之一的天橋。
校地面積近1公頃,屬於偏遠學校,目前學校依據校網揭示有六班60餘娃,學校目前也有發展特色教育,配合區內農村特性有食農、茶藝等教育主題。此地從古即是茶葉種植區,所以學校發展相關的特色課程,精緻而美。
..
校門前十數階梯,ㄇ型帶帽校門,黑大理石橫書金字校名。沒有椰子樹,左側大榕樹茂密參天,迎賓象徵濃厚。入門後大籃球場,校舍略呈ㄇ字,右側穿過校舍後就是大操場,該有都有。

a141新北三峽大成(1931)220817.JPG
那日訪問坡道無處停車,見對面住家埕院空曠,想詢問可暫停否?諾大院子喊破喉嚨無人回應,但有栓鍊大狗狂吠招呼,想來這就是鄉下地方的寫實,此刻主人應該是去農忙,留狗看家。
..
學面前面有溪,是謂竹崙溪,越溪過橋後有兩岔路,右轉是北108道,前行可到白雞,著名行修宮在此,之前帶大人訪過。
這天離開學校無處去,娃的活動一整天,遂往左邊,也就是皇后鎮森林前道路前行。
這是北109線,這條路真的是天外道路,整路行在茂密森林間,有數段還不見天日的密林,加上路況不甚好,沿途行來膽顫小心,但是開著、開著見前檔的綠色原始風景,卻又心情逐漸大好。
路途險峻,一路蜿蜒,上坡下坡明顯,想必是條越領道路,路幅狹小,不過一路卻也沒會車過,我如探險家開著四輪吉普,探訪雨林的深處。
這路途約15公里遠,花費40分鐘左右,一路只見宮廟或是土地公,鮮有住家,遑論行人來車。
出來是在三峽大阪根遊樂區旁,停車買了門票入內泡溫泉。躺在暖水裡一直回想剛剛的森林小徑,竟然覺得這日是有多美好而笑了。

@新北三峽,成福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0 蟠桃國小 1999
.
蟠桃,在台1線國道下交流道後第一條大馬路。右轉直走就會到的一個頭份地區,學校在此。
校門右邊一短柱牽矮牆上橫書金字校名,左邊就是藍色的活動中心大樓。很少見到這樣的設計,校舍直接嵌上校門的,第一眼總覺得校門好像就是少了一邊。
...
學校新,1999年設立,想來是要解決附近建國、後庄等國小的學生數壓力,在當代見多小校、迷你校,百人小學、五十人校之後,乍見前兩者到目前班級數還達到50班、1300娃的令人咋舌人數,相當震驚。
這地方還在發展是受到竹科和竹南科學園區設立的新入就業人口影響,在少子化浪潮下反而成了一股逆潮成為人口成長區。
事實上,苗栗縣的縣治雖然在苗栗市,但真正的人口大區卻是在頭份、竹南這,特別是頭份是唯一衝破10萬關卡城市,竹南也近9萬,遠遠多於南方那多年一直維持8萬多人口的苗栗市。

a140苗栗頭份蟠桃(1999)230514.JPG
..
頭份的開發受益於北邊的新竹,這蟠桃區墾民就是從新竹香山南下,越過鹽港溪後第一個墾殖區,可以說是頭份闢地之始。
蟠桃之名很美,那是三月三王母娘娘壽辰時為眾神美食。偶或有人以為這區域盛產蟠桃?不!事實上市面所見蟠桃都是大陸進口,台地只有零星種植。
這地名原是有歧視字眼的「番婆」,漢人入墾後原住民遷移,留下一些老弱婦女,漢人以此命名「(有)番婆(住的地方)」。爾後因為這不雅,在日據時改為諧音的蟠桃。
這很好,文明的進步就是逐漸的掃除歧視、給予各族平等的尊重,雖然實際上人們還是有著心底根結的優劣見解,但至少懂得形外于上不去加重這種心底意結,就是文明進化。

@苗栗頭份,信東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 和睦國小 1957
..
跑完了八掌溪旁的賞花步道後,下一站想走台18,就是所謂的阿里山公路直奔阿里山。
這是計畫,同樣也趕不上變化,路途中除了給這和睦國小攔停一小會之外,走沒多久又給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糾結了。
這就是我沒有目標旅行的日常,常會因為路上某個吸引我的目標而改變目的。
他一直對我這種沒精確目的的目的的旅行很有意見,因為:「浪費時間」。我也一直跟他洗腦說,這樣的旅行才會有意外的收穫。
「也會有意外的踩雷!」他這樣說。
沒啥,旅途的踩雷也是一種收穫,沒去,怎知?
我倆常這樣上演論辯,不到激烈卻是各持己見,然後,奇怪的是我們卻會遇見「和睦」。
看完學校,因為我掌舵,還是轉往北追去蘭潭水庫晃一圈,也去嘉義大學瞧瞧,這樣一瞧,bingo!瞧,嘉義大學瑞穗館兩側V型道路上數百公尺長的大王椰子樹並木美景,讓我來回開了兩三趟,真的是美哇!
..
和睦國小在中埔鄉,一個人口不到五萬的鄉村型小鎮,雖然這樣卻有10所小學。和睦小校地1.1公頃多,校地算小,可卻有25班近6百娃呢,也是中埔之最,可能學校位置優越,這邊近鬧區住家密集吧。

a139嘉義中埔和睦(1957)230402.JPG
學校在台18和165縣道交會處不遠,這倆道路呈現一個很標準的三分圓,各以120度轉彎,路口呈現三岔,奇特的是在三岔線延伸過去都有一所國小,相距都是1公里左右。
北邊是嘉義市興安小,左斜往西南是同屬中埔的和興小。在翻閱地圖時這種鼎足而立的局面,讓我立馬聯想三國。
...
校門矮右柱、左短牆上橫書校名,立面大樓莊嚴,有希臘山頭的元素卻又改良了平直而呈現立體樓面。校門沒有椰子樹,卻有數株茂盛的欖人葉燦著嫩綠。來訪時是四月,一片濃厚春天氣息。
離開學校後往忠義路再轉學府路入蘭潭環潭路逆時針一圈,繞著繞著就繞到蘭潭國小去了。

@嘉義中埔,中山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