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676 蚵間國小 1951
.
雖然校門前叫文化路,其實就是寬廣的台15線,附慢車道的四線雙向道相當的大。
學校1.64公頃大,整個校舍新穎,應該改建過,光是臨路的圍牆更是一片新味。蚵間村這邊一片空曠,僅學校這附近才有小村落,接著就是散落的村屋。
校門三高低柱雙進門,中柱高有柱頭,上有金字鑲嵌校名。三柱都是貼著方形磁磚,顏色赭紅,顯示這邊的風情。
從學校對面走東福路可以到海邊的新屋綠色廊道,這邊是假日腳踏車道,道路上充滿親子歡笑聲。
不過我們是要去踏查這邊的百年石滬群,趁著那天退潮,一路踩踏前人智慧的古蹟。這石滬群是台灣本島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石滬群。
看說明,這邊石滬呈現的是圓弧狀,像是魚麟般一層一層的向外擴展,不過這需要空拍機才可以看到,極具特色。
這種充滿智慧,而且順應自然循環的補魚方式,仔細去看還真的不簡單,因為需配合漲、退潮汐,更要了解海潮方向。聽解說還知道先民竟然還要利用每顆卵石形狀,擺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有現下的成品,而且當地秉承「一戶一滬」的家族傳承,每個石滬都是代表一個家族的百年傳承。
不過,這邊無法逃避當下的都市化人口外流大潮,看似家屋不少,其實很多多半門戶緊掩,一片寂靜的村野情景,唯到假日才有人氣。
在想:這些留鄉老人仙逝後,年輕人因產業不願回鄉,這邊可能更行凋零吧。
@桃園新屋,文化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