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日離開長濱一路沿著台11濱海公路南下。接下來就是一段很長很長的寂寞公路,因為下一站是石雨傘,中途只安排烏石鼻漁港暫停喝杯咖啡。
不過沿路還是有兩所國小,先到達竹湖國小,稍事停留繞校園後還是繼續南下。這段海岸公路雖然說民家不多,但是一路上還是有許多民宿,有幾間看起來頗吸引咱們,因為濱海靠岸,私想應該可以在晚上聽到太平洋的拍浪潮汐,他特喜歡一家,幾度想要就此停宿,但是下一站的過夜點已經付款了,約定下回一定來住這邊。
過玉長公路口,特意的上行後折返,為了拍那一路拖長到海的下坡景觀。然後右轉沒多遠就到這寧埔國小。
車行過一家派出所後,路邊綠色指標只是右轉是學校所在,紅綠燈口小巷子緩升坡上去,沒多遠就看到迎面有著原住民壁畫的白色圍牆,順著牆左轉再上坡就是校門。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6 興仁國小 1916
.
學校不在台2線上,而是在旁邊的一個小山崗社區裡。會闖進這學校純粹是要感恩路口的包子店。
那日驅車往三芝,目標是鱗山鼻走訪濱海步道,臨時起意也備妥食糧,經過校附近看到路邊的大大包子看板,遂打燈想彎近店前停車,卻不意看到小小的學校名稱就藏在路口的燈桿下,藍底白色的指示排,像個小娃高度,就那麼低調的讓人幾乎就忽視了它。
.
既然知道了,也先不買包子,直接奔上坡崗,前行兩百公尺後學校就在左手邊。校門雙方低柱貼白色大理石,左右分別有金底黑字的校名和附幼招牌,柱頭上有有捧紅蘋果的雕塑,左邊警衛室配一小開門,呈大小雙進門。
門面綠植豐富,前段一路駁崁邊飾空心磚疊石圍牆,經過校門後的左邊則成了綠植牆。學校1.7公頃,三層樓校舍迎面橫陳,入穿堂後有操場,側邊則是新建五層的新校舍,看起來教室不少,不過根據資料,目前只有六班,不到百人的娃口。
這邊就是一個山崗上小社區,越校門前路一路往前兩旁都是住家,連學校操場邊也是緊貼民宅後院。若沒有包子店的吸引,若不是我眼尖看到小路標,還真的會略過。

這山崗小校有種世外桃園的fu,特別是剛上來的小坡,路徑狹小,會車謹慎,兩旁高聳駁崁、林木扶疏一路,一直要到崗頂看到學校圍牆,才會有豁然開闊的天空。
過校門續前,下坡路後又接回台2,眼前車水馬龍,噪音超大,和剛剛後面的那幅寧靜,甚是對比強烈。
@新北淡水,興仁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個導師,怎能在輕鬆沒壓力的情況下用完午餐?
答案是:假日。
..
不過這個答案也是有誤,因為周間已然養成習慣,即使到了週末也是快速用餐完畢,常警覺自己放下碗筷,桌上一家人半碗飯都還在,所以常被虧笑:
「沒有人搶你的菜啦。」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找麻煩,真的!
.
原本只是在本土語課堂上,給娃們來點生活化台語教學啊,沒想.....娃子們很強,總是會讓我意外的驚喜!嗯~是驚奇!而且是留下可怕後果的驚奇。
.
話說那課是要教數字的台語念法,課文念到電話的「0」這個數字時,娃們覺得導念裡的語音念「控」,怪怪的。我說要不然唸啥?你們來念念。
可想而知咱的娃都是用國語語音翻譯、轉換。所以「令」、「玲」等音出現,甚至「雞肉」這音都出現,我笑不可抑。
我說,不會啊,就是這樣念無誤,別懷疑啦。
於是找了這個以前名聞遐邇的廣告給他們瞧瞧、聽聽。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5 大城國小 1914
.
自2023潭墘給縣府「嗑」掉後,大城鄉實質所剩的國小只剩三所,雖然縣府信誓旦旦廢校不廢村,但是可想這是個惡性的循環,即便有年輕人想回鄉,他的小孩也勢必面臨需要跋涉千里交通往返的窘境。
莫小看這四年廢三校的進猛果決,實在非可小覷,廢校的幾所學校附近小村,現在幾乎是是瀕於廢村的情況,走訪該地區,幾乎走來不聞人聲,什麼剩下老人,根本是貓狗比人多的窘況,老人會老、會病,年輕人不會把年邁老者接走照顧、醫療?這樣的情況,雖然附近亦有新樓建成、老屋改建,但是往往所見是大門深鎖的情況。
現在大城鄉只剩下大城國小、西港國小和美豐國小三所,除了大城小還有260娃12班之外,另外兩所都不足百人,最北的美豐小更是不足40人,所在的美豐村也是寂寥到像是世外桃源一般,寧靜。
..
大城小幾乎可說是這濱河、濱海偏鄉的最後小學了吧。
學校位在最大的市集,校門三柱雙進,左高右低,左高柱上有金字全銜校名,右柱不似左柱高大方正,稍低也細緻,兩柱都是以水泥鋪面,右邊開一側門,另立一紅磚方柱,兩邊都有相當新砌的磚砌圍牆包圍。
校地2公頃多,也是大城鄉校地面積最大者,校園左側長形ㄈ鏡字的雙層建築,右側則是操場,有大象溜滑梯。

..
我是在那年專訪南邊濁水溪新廢的潭墘等三校時,看到廢校的殘餘小娃都被分送到此校,遂又轉了方向盤來此。學校對面就是鄉公所,門前的路一路過去算是市集,街況相對熱鬧,生活機能甚好,甚至有生鮮超市在此,比之南邊廢校三小學的田村蕭條,這邊人氣就是多了。
所以我才說這學校是大城鄉國小的最後堡壘。
最後的大象溜滑梯?
@彰化大城,中平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4 信義國小 2002
.
回想起來,我和不少的小學邂逅要感謝「迷航」,不管是因為神經錯亂導航小妹或是我自恃鼻子聞路可以找到我想要去的地方,總是陰錯陽差的讓我遇到沒有預想的「對象」----嗯,學校!
信義國小就是這樣認識的。
..
先說我自恃覓路天才。
那次到頭份要找信義路上某店家,我從省道1那邊找到信義路,看到為恭醫院旁是一百多號,往南號碼漸減,於是迴轉往北,可是卻沒有信義路,我要找的是六百多號,這路給斷頭?
依照過去的經驗,許多新興都市因為沒有重劃新舊市區,路標往往會跳躍空間,但是應該都在附近,所以我沿著中華路兩旁找。可是我找了忠孝路、仁愛路、和平路,就是沒有信義路,我心底納悶:「被騙?」只有一百多號的信義路?哪有六百多號?
..
還是拖出導航妹子。
他把我轉在剛剛信義路對面的中央路一路望北開,終於,出現一條斜路,2字頭門牌出現了。我甚是興奮,油門一摧往前,正當要想:信義路長大、路幅變寬時,往前卻右轉到小路,前方大路竟然變成文林路。
我賭氣的迴轉到橫街,竟然就看到信義國小!而信義路就是這樣又蜿蜒一路往北去。學校和信義路靠不上一毛毛,更不在信義里上。
..

學校新,2002為了要緩解后庄國小增班壓力,落實降低中小學班級人數計畫新建此校。校地約1.5公頃,有22班五百六十多娃。
校門門面單一的紅磚色,雙進門右側是警衛室,左邊高牆以層次仿客家樓,甚是特殊。
校區離頭份竹南大埔科學園區很近,風光的台積電封裝廠也在此區,所以學校開山以來年年學生爆滿,這兩年更是出現把面積比較小的專科教室改成一般教室的窘境,因此傳出需要增建校舍的聲音。
@苗栗頭份,信中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13 鄧公國小 1989
.
淡水有一條路叫「鄧公路」,初見路標覺得煞是有趣,直覺應該是為了紀念鄧姓某先賢而來,加上曾有位鄧姓同事,當時都喚他「鄧公」,乃去查詢這路名由來。
這條路編號「北4」,由淡水中正東路往北,經鄞山寺後東轉直上小坪頂的畚箕湖,全長約4.6公里多。我是從小坪頂那邊一路西行,這路兩旁植栽了不少櫻花,某年開始被大宣傳稱為「滬尾櫻花大道」而吸引遊客打卡,不過這邊櫻花屬於桃紅系山櫻花單一花種。
..
查訪鄧公路時,也發現有所同名國小,遂在某次遊淡水時專程前往。
學校不在鄧公路旁,而是在往淡江大學的學府路邊,奇特的是:學校地址是學府路,但這邊只有一個不顯眼的鐵柵門,真正門面卻是在水源路上,怪哉。
校門一座ㄇ字頭蓋大門,門楣有學校金字,右側兩柱有一小側門,左邊則是側牆,明顯吸睛是頂上有個水車造型景。
學校挺大,2.3公頃50班近千二多娃。校舍建築集中在右半邊,呈現一種不對稱的落差回字,左半邊則是操場配置一個白頂小巨蛋。
..
鄧公由來是源於道光年建立的國定古蹟鄞山寺,寺中主奉汀州客家人守護神「定光佛」,定光佛又稱定光大師,乃是宋代高僧,一生多半在汀州附近弘法,乃成當地神祇。
因「定光」二字以汀州客家語發音成為「鄧公」,乃有鄧公里、鄧公路而成。
原來根本和「鄧」姓無關,幸好有踏查與尋訪,否則鬧笑話就糟糕。
.
另外,鄧公小設立前,本想冠上當時縣長和鎮長的名字,但後來地方耆老建議以學區鄧公里為名乃成案。這讓我不禁喘一口氣,說真的,學校還是盡量別以政治人物命名的好。
@新北淡水,學府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2 成功國小 1912
.
離開羅東國小轉文化街再轉興東南路就看到成功小,來這邊是要看校園裡的紅磚禮堂還有原來的木造校長宿舍。
特別是操場邊的木造校長宿舍,雙拼式木造房,這棟木造房建於1927年,供校長和教師住宿。他特喜歡這種有著高架地板延廊的木造房,那時冬日陽光暖暖,我們坐在木格窗前瞇著眼朝著暖陽沐浴陽光。
浪漫不了多久,陽光還是晒,於是起身繞了房子週邊,我識出這是屬於切妻頂的五脊二坡的格式,這類的屋頂在台式建築稱為懸山頂,側邊突出山牆,為的是有更好的擋雨功能,看來日人來台的建築也是有風土考量。

..
校園裡面有許多巨大的動物雕塑,大象更是栩栩如生昂揚長鼻,奔馬似乎要展現踏飛燕的氣勢,但是右腳踏的似燕飛燕,我瞧了許久也不知道是否?
校門兩方柱,左藍右紅頂上有裝飾燈,兩側均有小側門呈三進門,校名用小小大理石金字陰刻字在左藍柱上,右邊則是輔數幼兒園牌,相當的古典低調。
校園除了上述兩棟歷史建築,都已經翻修成新式建築,採光空間和挑高都相當好。
校地不小,2.3公頃八百多娃34班編制,這看不出多大,與附近同樣約略大小的羅東小和公正小比起來,大約和羅東差不多人/地比,但比之公正小的近千五娃口,這種數字又經濟許多。
..
順便一提,來訪成功小前,他搜尋到附近的正常鮮肉小籠湯包,正好看到沒啥人,遂連忙停車先去大快朵頤了一番,才會有後來躺著晒太陽的酒足飯飽情緒。
.
@宜蘭羅東,興東南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1 三芝國小 1911
.
年輕時看過陳澄波的一幅畫,整個畫面充滿著橘紅色的屋宇,有西洋歌德教堂、也有中式屋宇,街屋沿著海岸延伸到前方消失點,很奇怪,在看這畫的時候我腦袋聯想的卻是三芝的老街。
其實三芝老街遠離海岸線,其中也不盡然是就是瓦屋,一如許多的鄉街景觀:新舊雜陳、高高低低,似中不中的尷尬風景,完全不和陳佬這畫中風情有一毛毛搭軋,可是我就是這樣想到那街景。
..
三芝國小設於民國前一年,已屬百年老校,目前的校舍是在1997年後陸續改建的,校門位在育英街,附近就是老街老屋分佈地帶。校門立面宏偉,入口亭樓烏瓦,兩側各有一棟六角亭樓;左邊入口有立牌牆書校名,樓梯上去的主樓也有學校全名。

學校校地2公頃,但建物高達五樓,樓地面積相當可觀,目前7百多娃31班,原本在北7鄉道上還有一所獨棟三間教室的陽住分校,但在學校整建完畢後就廢校,今年2023年11月市府已將校舍租給藝術工作者成立藝術中心。
.
三芝地大人稀,總人口二萬多,絕大部在學校所在的市區,所以剩下的人口分布在山區、海邊區,另外兩所國小橫山和興華,都只有六班,不足百人,興華小甚至不足50人。
一開始看到陳佬的那幅畫後來才知道叫「淡水夕照」,不過不重要,我每次都想到三芝。
@新北三芝,育英街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0 林森國小 1939
.
離開北門站、阿里山森林鐵路園區後,我們順著林森東路(159縣道)望蘭潭奔。走著走著前方出現陸橋,心中猛然想:學校到了。
他說:
「前面有森林國小喔,停嗎?」
他是故意的,我知道。學校正符合我說的小學三元素:天橋,有了!椰子樹,有了!校門斑馬線,有了!
於是過了陸橋停下,這邊看到雙方柱中間有一高柱鐵折拉門,上有校名直書,後面校舍寫「學生活動中心」。但是怎麼看都不像是校門。納悶之時,請教了路人甲。他告訴我們要往前開第一條巷子進去才是校門。
道謝之後如指尋得校門。但是傻眼,眼前的校門給停車佔滿!中間那台還怠速停車。心中甚是氣憤,他說:
「你進去繞繞吧,我等你,等一下也許他們就開走了。」
我如言入門去逛逛。入巷口後駁崁牆上有彩繪拼圖,校門雙柱單進,柱體上同樣有彩繪拼圖,右柱上更有阿里山鐵路火車頭,左柱體上則是竹林螢火蟲、兒童嬉遊期間。光是這柱頭就相當漂亮別緻。
校名以金銘嵌在右邊駁崁牆上。入內後左邊是警衛室,左邊則是五層樓高的嶄新校舍,側面上有大大的校名、校徽。

.
根據官網記載,學校原址在今嘉義大學林森校區內,日據時期稱為「新高公學校」,原來是學校位在阿里山鐵路旁,更因為可在校園遠眺新高山(玉山)之故。
我逛了一下校園,其實不太大,不到2公頃的校地,約有5百娃23班規模。前方入口兩棟新穎教室,操場在後方。
逛了一圈回門口,原來停門口中間的豪車開走了,可是兩旁靠牆的還是擺著,我悶著拿起相機,拍下的這張照片:
「好吧,就算是應證了台灣人的文化水準留念吧!」
我心底這樣想,按下快門。
@嘉市東區,林森東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