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321 北港國小 1921
.
新北五指山有一路可以直下汐止台5甲,這就是路牌汐萬路的北29鄉道,這路很有名,全程山路因為蜿蜒曲折成為許多過彎壓車的山道猴子的練習/表演場。
名聲響亮了,又有不少攝影愛好者來彎道追焦,將拍到的照片放在社群上「募資」,過彎表演者可以在上面找找今天的英姿,花少少的銀子留下自己年少的輕狂(當然也有不少年老者)。

我上五指山是去眺望北海岸,那邊聚集了不少小攤、要吃有吃、要咖啡有咖啡、要景有景、要花也一定有花,涼亭旁的邊坡駁崁,站著就可以看見萬里、基隆山,近一點的長青山莊、翠柏新村等遠世別墅。
..
學校在接近路頭的平地區了,路也較直,因此少了那些飆騎的青睞,而且這裡已經是從清末就形成的老街庄,街廓人群已多路窄人多,學校正位在北港庄。
話說「北港」最有名的不就是雲林?為何汐止也有北港?
其實台灣有很多北港,了解「港」字在閩南語裡除了港口也代表溪流,所以台北的南港是基隆河南邊的港滬和河流,相對的汐止這邊就是北港,名稱於焉而成。
.
學校在這邊山腳邊近2.1公頃,11班近190名小娃,校園景緻不錯,特別是操場邊有一組四滑道的長溜滑梯,造福小娃不少,每每假日排滿了小娃,儼然是親子樂園。

a321新北汐止北港(1921)230404
.
附近有一個拱北殿,信仰與賞楓名所,這次就是去賞楓爬山,下山後順便一訪。

@新北汐止,汐萬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7 粹剛國小 1938-1973

這學校已經在1973年廢校,因為校舍被評為危險建築,在議會受議員頗多抨擊,加上校區被一條計畫道路分割,以致校區只剩下500多坪,終是走入歷史。當年,全校7百多位小娃一夕轉往民生國小。

粹剛國小是空軍子弟學校來台13所分校之一,這些學校除粹剛小之外,高雄空軍官校邊的筧橋國小也在2003年裁撤,而2024年桃園陳康國小因航空城重劃給關校,空小傳統的學校只剩下10所。


空小的歷史可以推至1934年,中央航空學校校長周至柔將軍在杭州筧橋創立開始,後經對日抗戰爆發,1937年轉往成都,抗戰勝利後於1947年在南京八府塘復校,爾後因國共內戰於1949年來台於雲林虎尾復校。
當時全國有13所,都在原日據時期機場所在地成立分校,但1967年國防部為減低經費壓力和實施國民教育統一專責,將13所空小移交地方政府。

在台北市就有懷生國小和粹剛國小兩所空小分校。兩所都是紀念空軍烈士而來,不過這校名都是在轉移給地方政府前一年才訂定。
兩所空小校地都相當小,原因是當年復校時都是找日軍遺留接收的房舍、倉庫等地改建。
粹剛小所在地更是後來經都市計畫道路所需被分割,無法維持下去選擇廢校一途。目前原址為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是全台唯一提供視障人士使用,並將一般圖書轉換點字書服務的圖書館。現在這邊已經毫無當年小學校的痕跡。

粹剛國小這名稱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小學,早在1938年,空軍為紀念這位抗日空戰英雄,就在昆明成立粹剛小學,由遺孀許希麟女士主持任校長,據悉這所從幼兒園到小六的小學,收納的都是空軍眷屬或是遺族子弟,而禮堂更是佈置了全部抗日空戰英雄的遺照和事蹟以為教育榜樣,著實令人動容。

劉粹剛犧牲時年24,許女士芳齡22,很難想像那樣的年紀,在那樣動亂的大時代中如何做到如此的大愛奉獻?比之現在同年紀的人,似乎還在娃兒的心智和眼界,那他們倆的胸懷怎可如此寬闊?真的就是時代造英雄吧。

特別是因為追蹤這空小,研讀了倆人的悲壯愛情史,雙方來往訴衷情的十餘封古典情書,含蓄的愛意竟若飛羽翩然於字詞間,展現豐潤的熱情。

還有這個男人竟然駕駛飛機在女生家、學校上空翻轉,刻意以霍克三的雙翼飛機螺旋槳聲音響徹半空,只為引得佳人出戶一探空中,倆人得以天際眼神傳愛,這舉動即使放到今天來看,驚不驚人,浪不浪漫?

遙想當年,英倫情人上映時,男主就同樣手法挑起女主的愛慕,我莫明艷羨這樣的求愛方式,沒想今日看劉粹剛手書,才驚訝這招原來是空軍的具體把戲,而且要用螺旋槳飛機才玩得出來,他倆,竟在1933年就玩過,不用等1996英倫情人拍攝。

沒機會到昆明,去了也沒用,因為學校在抗戰後遷走,校舍也早已拆除;而台北這所粹剛小,也未能親炙,連網路上也找不到故年照片。那日只能站在對面大樓白玉雙獅間,遙想當年校園的喧鬧聲。

@台北松山,敦化北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Sp1aFFM0eA&t=139s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6 鼻頭國小 1921

這學校目前只有13位小娃,和濱海台2線西邊七公里多的濂洞國小一樣,都是瀕廢校或是併校的小小校。
所以打從108學年始,學校就進行混齡教學,而且還發展了特色的「山海學」,山林和海洋課程辦得有聲有特色,娃們會學到探查步道、地質調查、百合復育、輕挺划槳、獨木舟和游泳,一如更東邊的和美國小一般,以往都需要潛水到海底拿自己的畢業證書。

這樣的精彩課程,讓我每每覺得相逢恨晚,若早個幾年必然將家中某孩送去這邊體驗生活才好。每次站在校門前高地眺望學校全景,面對好山大海,都有如此喟嘆。

校地1.1公頃,校門要從鼻頭漁港旁的鼻頭路蜿蜒山路上來,經過公墓旁的階梯才能望得校門。
校門雙柱作燈塔狀彩繪,兩邊牆也作城垛延伸到兩側山丘,整個校園完整的矗立在龍洞灣北側的懸崖上,若是在底下海蝕平台望上看,像是一顆鑲嵌在崖上的紅寶石,這要歸功學校兩棟校舍紅色屋頂,特顯眼。

a626新北瑞芳鼻頭(1921)240324
校內無操場,只有一座不甚大PU鋪面的籃球場,不過整條鼻頭步道應該就是娃們的大操場吧,從學校後門過去的環繞鼻頭角的步道有「小長城」之稱,幾乎是無死角的壯闊海景是我每年郊山的必備名單。
特別是疫情前發現的秘境步道,沿著海蝕洞的海岸線一路攀岩登山下海,要攀爬、要繩助,一趟下來何止香汗淋漓,但迎面無障礙的海景,雖然隔日必定迎來小腿和全身痠痛的禮物,還是年年必訪。

我對鼻頭國小認識近三十載,還在唸書時,給一位愛釣魚的好友啟發,帶來鼻頭漁港堤防夜釣白帶魚,嘗了新手運的滿載而歸後就愛上釣魚活動,不時假日夜訪海港、水庫上游釣魚。

某日提早到,就沿著步道跑了一趟學校,對那時學校的印象已邈,但絕不是現時那樣的新穎,只記得在牆邊吹著海風徜夕陽,突然轉頭看到好友抽煙的側身剪影,伴著背景的點點漁火,竟然神似梵谷的星空一般,讓我迷惘了許久許久。

@新北瑞芳,鼻頭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5 員山國小 1911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校門。
學校的校門兩邊柱雖然是水泥方柱,但上面貼了鑄鐵的鏤空雕塑,不過前一次來只有左襯牆校名上有鳳凰鑄鐵雕塑,隔了幾年再訪,眼睛為之一亮。
因為校門雙柱上多了花花鑄鐵雕塑,而且書冊立面的行政大樓也重新拉皮過了,整個山牆清爽和彩色多了。


#625,員山國小,1911|宜蘭員山|百年小學|雕花校門的
學校位在員山公園邊,公園以前是員山神社所在,不過神社早已經拆光,現在是建了中式宮殿神作為忠烈祠。祠前長梯前可以遠眺員山部份區域,一路爬上來需要點體力,鳥居還在,但是加了中式飛簷成了半中半日的鳥居。

員山鄉有8所小學,包括兩所國中小,員山小是最大的一所,目前有280多娃在2.36公頃的校地上,這個校地也是員山最大。
校內設有兒童的挑戰遊戲場,假日來時就見許多家長陪伴的小娃在玩那些設施。旁邊,還植有落羽松,襯著校舍邊,感覺挺美的。

這邊距離金六結營區很近,所以要覓食就往營區門口區域找就對了,那天咱就在那邊找食物,後來吃了肉羹麵,還挺不錯。

再往市中心,會先碰到南屏國小,續前是光復國小,後來看到正好小籠包,又停車再大啖一籠。

@宜蘭員山,復興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0 安業國小 1920
.
安業小曾經娃口落到40人,當年也被列為廢校的候選名單,後來學校陸續發展特色課程後學生漸漸回流,到今年已經有120餘娃8班的編制了,實在是慶幸。
學校位於173市道旁,這條路沿著曾文溪一路從麻豆到西邊的七股,算是台南地區東西向的重要道路。上回我曾經到路上的另一所紀安國小(#146),安業距離該校不算遠,校舍同樣是平房一層樓,只有一棟二樓房舍,整個天空線相當的清爽,加上佔地頗大有2.56公頃,相對的寬敞。
而且校園綠化高級,一入校園就給四處綠意包圍,特別有棵超大幹圍樟樹,樹冠特美。

a320台南麻豆安業(1920)230627
.
從173市道往北就進入麻豆市區,不到2公里,麻豆算是一個標準的鄉村型市集小鎮,生活機能備全,市容乾淨,交通量也不大,很是清靜的宜居小鎮,我在這邊流連甚久,甚至納入想移居名單。
.
這次行旅是去看被廢校的總爺國小(另文再介紹),然後去麻豆市區吃牛肉湯當早午餐,飽餐後南向入西港走台19入台江,才順道看了安業小。
話說某年吃過台南這薄片牛肉湯之後,竟然給這種簡單、只有鹽巴調味的料理所迷,每每來台南地區都會去找一家來解口慾,想想也真不可思議。

@台南麻豆,井東里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9 國泰國小 1919
.
台65線往南下新莊交流道進入台1甲線時,右手邊就會看到國泰小,官網上說簡稱「泰小」,這也著實讓人莞爾,事實上學校好像在新莊地區來說是有點小,1.6公頃多11個班2百娃,真的就是新莊最小的小學,甚至幾度還傳聞要被廢校,讓校方還在臉書宣傳絕對不廢校等聲明。今年更因為溫仔圳重劃區開發關係,學校已經達成「先建後遷」發展,預計增班成36班規模。

.
校門左柱右牆,大小二進門,右牆有一座很高的朱色帆狀造景牆,上面金字校名浮嵌於上;左雙短柱,對開的木門甚有古意,讓我想起許多老公寓的木門。
入門門面莊敬大樓多彩,揚帆乘風校徽標於上,樓間有三愛校願景布條赫然於前。

a319新北新莊國泰(1919)210219
幾次經過這學校都給這門面吸引,終於有一次把車停到附近空地進門去瞧瞧,其實校園還不算小,樓板也多,校景也算優雅,一尊孔子像也甚是莊嚴,只是前面壓著一條高架,怎樣橋那天空線就是有壓迫,實在美中不足。
不過早晚要遷校,那這所百年老校就是第三次遷校了,期待她會有更好的發展。
.
至於為何叫做國泰?他笑說:「會不會是因為國泰財團的子公司還是他們捐贈的?」
我聽了之後哈哈大笑,想絕對不可能,可我還是遍查不著原稱西盛國小,為何後來要改此名? 原來新莊西盛地區在今民安街、西盛街附近,距離這邊已經有點距離,而這邊附近還有一所光華國小,看來是因為這原因改成國泰。



@新北新莊,中正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8 新豐國小 1918
.
新豐的海邊有個小小......小漁港----紅毛港漁港,和一般的漁港圖像不同,它就是簡單的一個堤,位在西濱高架橋底下過去,幾艘舢舨船就這樣停著,一改我對漁港的概念。
那天是去新豐的紅樹林區騎自行車,順著海堤過去吹海風,看到這迷你漁港,也在回程時特地去看新豐國小。
.
學校離海邊不是很遠,這邊雖然算是新豐的「市區」,但是路上相當的清幽,區域位置就在台15和台1線的中間,前不著村後無店的尷尬區位。不過,我喜歡這樣的市容,不是蕭條卻擁有基本的生活機能。

a318新竹新豐新豐(1918)230623
學校位在主幹道外的巷子裡,大門一個巷子進去迎面三個水泥柱帶柱頭的單進門,三矮柱相當古樸,是古老的水泥面。
進門左手有亭子,順著圍牆過去還有一條沿牆步道,左方雙柱,前後並立,前面那個柱子上有鑲浮體校名;同樣右邊也有金屬板橫書校名,前面花台有高聳上天的椰子樹和南洋杉木。

校地2.2公頃多,娃口近九百33班,雖然是百年老校,但是學校的建築都已經翻新,入門校舍,操場在另一側,操場邊還有一個高低雙柱的後門,後門還比前門氣派,也真是一絕。

@新竹新豐,重興村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4 富里國小 1901
.
2.95公頃的校地只有不到百人的小娃,這在富里八小之中,卻是最多小娃的小學。
莫懷疑,富里整個鄉的人口目前只剩下9600人,這樣的人口紅利要維持八個小學,真的非常不容易。這農業鄉人口外流嚴重,從1987年開始就陸續裁撤4所小學或是分校。

富里這邊屬於鱉溪流域,整個小鎮就環繞在這溪流,溪流叫此名稱還真的是因為溪流中以前有鱉的存在,甚是有趣。

這次來到富里這邊其實是旅程的中途點,我們是一路從台東的東河往西走台23號富東公路來的,沒別的,就是想開這條跨越海岸山脈的越嶺道路。
這道路全長45.4K,幾乎是開始就進入山道,路上車子甚少,一路風景甚是美麗,而且一路還會經過四所小學,分別是泰源小、北源小、永豐小和最北端的這個富里小。


眼前這富里小校門簡單,四柱撐起平頂上面有大理石校名,以石階而上,兩旁有雕像,一路過去還有大樹圍繞,下車望去,感覺這邊應該是操場邊的側門才是。
後來看地圖才知道正門在永安路那邊,可惜那天急著趕路,就沒有繞過去了。

@花蓮富里,永安街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3 關山國小 1905

位於縱谷中段的關山原名里壟,是區內原住民阿美族語「阿里壟」的漢語音譯,意思是紅蟲。
建校始稱里壟公學校,後因原住民多,改番學校,1943,因位居大關山麓,日人改地名為關山,學校也改成關山「泉」公學校。多個泉字為何?無可考,推之可能這縱谷山麓多泉多水吧。

學校很新,就位在台9線邊,這邊屬於關山鎮的鬧區附近,旁邊是市場,這天也停留這邊排隊吃他聽說的臭豆腐,夏日炎炎,沒一會竟然烏雲密佈,剛拿到臭豆腐,撲鼻的不是香酥的豆腐味,而是緊鑼密鼓而來的大小雨珠溼氣味。
我趁著大雨前跑到對面去拍照,覺得挺有客家團樓氣息,對面的人看我拍照,提醒我在旁邊仁愛路還有一個門,但他也弄不清楚哪個才是大門。

趁著等豆腐時翻閱資料(還真的要等頗久),發現這學校在40多年前校內還有小動物園,這邊算是布農族的地域,那時當地還有不少原住民獵人,有些人補獵了一些動物就送到學校給小娃們看,包括山羌、野鹿還有鳥類等等。
其中還有一頭台灣黑熊標本,也是霧鹿獵人的獵品,原是活生生的飼養在校內動物園,後來逃脫後獵殺後製作成標本。



這校門挺有創新,沒有特別的校門柱,採取開放空間有汽車停車和汽車彎設計,入門後拱門廊道進去就是ㄇ字校舍。
校地2.5公頃,目前有3百多位小娃,是關山四小中最多娃口學校,其餘三間均是不到50人的瀕危小校。

@台東關山,中華路


文章標籤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2 萬巒國小 1899

去萬巒不衝著吃豬腳,那要幹嘛?嗯,我是去看小學校。
那,要吃豬腳嗎?他問。
車行將近市區的187縣道,限速40,大家很守速限,兩旁田野阡陌,遠處高山隱隱,小椰子樹、果園、家屋,風景若畫,這就是鄉下哇!
我說:這樣吧,咱先去學校,晚點迴轉豬腳街,對了,還記得要去Hi-Life萬巒豬腳店拍個照,如何?

對話很長,因為這段路也挺長。
萬巒豬腳太有名了,還有應時豬腳一條街,豬腳都擺到路邊,肉香魅惑,隔著車窗都可以被勾引,不停車嗎?是的,不停車就可以帶走,比買檳榔還方便,只差沒有清涼檳榔西施,否則就是全套的轉換商業模式。

a622屏東萬巒萬巒(1899)240817

@屏東萬巒,褒忠路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