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夢中感到有人推了我。
睜開眼看到他,笑著看我。
「怎麼?」我問。躺在電動沙發全躺模式中的我是下班後小憩的日常。
「今天冬至呢。」他說。
「所以?」我其實很累,奮戰了一天又沒有午睡,下班後的小憩真算我的小確幸。
在睡夢中感到有人推了我。
睜開眼看到他,笑著看我。
「怎麼?」我問。躺在電動沙發全躺模式中的我是下班後小憩的日常。
「今天冬至呢。」他說。
「所以?」我其實很累,奮戰了一天又沒有午睡,下班後的小憩真算我的小確幸。
#285 東明國小 1958
.
拜訪新屋國小和范姜祖堂(另個系列#016)時,順道也拜訪了西邊不到2公里的東明國小。
學校位在114市道上,這路是東西連貫新屋和永安,算是車多道路。校門就在馬路邊,設有紅綠燈和枕木紋人行道提供學童穿越。離開新屋市區,到這邊算是比較鄉下地方,附近蔥綠田園洗眼,景緻遼闊,家屋點綴幾許。
大門三柱雙進,中柱高聳直書校名、柱頭有三葉裝飾並嵌有校徽,兩旁矮柱接圍牆,圍牆是磨石子框貼紅磚形式,左有各有一幅校景壁畫,看得出是童畫作品。
校門低調,圍牆內有椰子樹、雀榕等綠植。校地約1.2公頃,目前娃數約50、6個班。整座校園為農地包圍,配置是前校舍、後操場,有大象溜滑梯。
校門這邊像是個四方通衢的十字路。往東,接新屋市區,很近;往西,可以直奔永安漁港,這永安魚港是近年來發展的觀光漁市,成為桃園地區休閒、採買熱點,所以假日這邊路上車流頗多;往南,可以到富岡老街,這邊也是一個觀光景點;往北,到觀音、大潭等濱海遊憩區。
所以幾次從高速公路下來,就是在這邊選擇了所要去的地方。
@桃園新屋,中山西路
#284 昌隆國小 1984
.
在尋訪小學的一段時間裡,我特喜歡那種門面和校園建築呈現城堡的小學,應該是兒時受到公主、惡龍、城堡和王子屠龍等等西方小說的荼毒影響,總希望自己是住在城堡之中。
學校大門仿城堡造型,雖然他堅持那不是城堡,但我怎看怎像。特別是門楣上有曲狀波浪城垛裝飾,這門面不是只有立面,而是整個寬廣的屋蓋式,警衛室就被覆罩在右邊。門楣上有凸字金色全銜校名,左側的蒲葵樹特大,也是令人注目焦點。
難怪我經過時只是瞄上一眼,就決定停車來看看。
#283 美和國小 1948
.
離開知本是走台11,越過知本溪後不久就會和從北邊來會的台9線相會,這邊是美和村,學校就在這附近,路邊,素矮的水泥牆,很容易就會錯過。
學校1公頃多,50娃不到6班。校門三柱雙進,都是以粗工石板砌成,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質樸感;中柱高作阿拉伯數字「1」字狀,嵌有朱石底金字校全銜。
入門,難得見到還是紅土的大操場,司令台迎面,後面才是一條龍雙層斜頂教室,遠山於後環繞,四方平野,屬於知本溪出海口的沖積扇地區。
我其實也是走過頭,這附近有不少釋迦門市,停下車後回頭一望才看到學校的一隅,連忙回頭拍照踏尋。
看到校名,馬上想到以前三級棒球全盛期的美和青少棒,不過那是位於屏東的私立美和中學,這邊是公立小學。
這邊南下從三和、華源開始,台9線沿著海岸線一路下滑,怎是一個美麗的南國台東藍的感動。
@台東太麻里,美和村
#282 萬芳國小 1982
.
學校這邊是個小坡,從警專旁的萬芳路轉進來,順著捷運就是一路上坡,到學校這邊還不是最高,但是緩坡一路過來就看到沿著邊坡上的大王椰子樹,成排數十高聳呵護著四層樓一字排開的校舍。
.
校門三柱大小二門,中柱特高、柱頭還有雕飾,上面直書校名。左邊矮柱接飾牆有英文校名;左短柱則是接警衛室。
入門後一字校舍四層樓高,門面階梯上穿堂,沒有特意的抬高,門楣上有橫書校名。正門望去,端莊典雅,就是一格典型的學校建築。
..
我是因為研習來到學校,校地相當的大,站在操場一隅幾可用瞭望來形容極目,面積近3.6公頃,這是文山區23所公私立小學之最,但是娃數450娃左右,只有18班,對於這「山上」的小學,真的是遼闊。
校門前萬和路一路上去接萬美街,一路盤繞這小山緩升,後面有一個140高地公園,可以踏著木棧階梯上到枹子腳山遠望美景。
這邊算是萬芳社區一群,這邊就是一個小山丘,自成一個王國一樣,雖然有小店、有OK、有小七,但是想要找個比較可以吃的挺少,記得那一週的研習,雖然學校有代訂便當,但是秉著可能會吃膩的預設,天天都在午休時候開車到山下萬芳醫院前的興隆路找吃的,竟然在巷子裡找到許多平民美食,包括擔仔麵、水餃、湯包,甚至還有吃起來不錯的平價牛排。
另外,有一天不想跑萬芳路下山,就順著萬美街一路過去,沒想到盡頭就到辛亥國小,沒想到繞了一大圈後,又靠一條路牽起兩所學校的手。
#281 天母國小 1981
.
近2公頃的校地,千八百娃65班的規模,在天母這個地區穩定的維持一定班級數,也成為學校特色。雖然說學校年紀不大,名氣卻是很大,主要是那個80年代,天母地區自成一格,雖然行政區上屬於台北市士林區,可是那個年代,沒有人會說這邊是士林,士林?多數人腦袋的概念就是舊士林夜市那個區塊。
至於這個天母,就是個「高檔」、「異國風情」的意念,那時以天母東西路圓環往中山北路七段延伸的半圓形區塊,根本就是台北的蘇荷區,想要體驗異國風情和美食,來這邊找就對了。
校門是一對方體牆配柵欄大門,上面只有學校住址,沒有校名,大字校門門外右花壇邊,立一藍色高柱直書校名,這種柱狀立校名的安排頗為特殊,後來想起是在日本的小學看過,日本小學也是這樣,一根白色四方柱,上面用黑字書寫學校校名。
左方的門外是一座頗耐人尋味的雕塑:舉右手指天站在地球上的娃,這我問了幾位有住在附近的朋友,其中一位還算是家中有小孩是校友的,也一問不知。
學校地基呈現一個完成的街廓,四面都有巷弄和民居區隔,不過因為街道劃分,呈現一個豎起的正方形,在東側這兩個邊綠植甚多,沿著牆都有茂密的樟樹,夏日正是好納涼的區域。
#280 丹鳳國小 1980
..
好吧,我是完全給丹鳳小的門面給迷惑了,真像年輕時乍見路上錯肩而過的那個偶然。
.
校門一高柱,柱頂圓團丹鳳並抽象鳳形,右邊接襯牆書校名;單進大門左邊警衛室有一小門,緊連著校舍建築五樓高邊牆有馬賽克拼貼校友畫作。
.
不過,惑我者是遙望校門竟然出現的三隻大鳳!雖然他一直跟我爭辯警衛室旁那隻是孔雀:「看哪,羽上有眼,不就是孔雀?」
我說:難道你不知丹鳳就是鳳凰的別名?所以那就是鳳凰!況且,古文有云:鳳色五彩,五者多也,這樣的色彩斑斕,怎會是孔雀?
.
這個爭論一如以往的各自表述,最後以沉默或是轉移話題結束,倒是這次,留他車上,我下車覽鳳凰。
學校好大,入門後就是大籃球場,足足兩個半大的球場,右側沿著台1省道圍牆一路過去是六跑道內含兩個躲避球場的大操場,壯哉!
校地面積2.5公頃多。
這麼大的校地容納了三千多娃,80多班,雖然見過同樣新莊地區三千多娃的近130班的「大校」,但是當我站在操場環視四周時,還是感嘆這學校之大。
.
這邊好像啥都大,學校很大,鳳凰展翅在風雨球場的簷頂,很大;門前台1線(市民大道)很大,不遠處的好市多也很大,隔個省道對面的裕民國小,很大。
反正都大,而且這丹鳳小基地方正,真的怎看校園平面圖就是個正方形街廓,很大的正方形。
.
來這邊是給他帶來嘗鮮炭火燒肉,說是同學某啟蒙來過的新鮮店家,肉好、菜佳、生啤酒更是提味。那日問他生日想吃啥,隔天訊息給我指名,於是驅車越河請了那餐。
昏暗的店裡,年少的心情和屋裡的溫度熱烘烘的,炭火紅紅的光晃晃若黑暗中的星子,網上的肉油滋滋的淌著肉汁,看他透著紅通通的臉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麼都是覺得年輕,真好!
@新北新莊,新北大道
#279 康寧國小 1979
.
康寧小不在康寧路而在星雲街,星雲街上有康寧小還有星雲幼;康寧路上沒有康寧小,卻有明湖小和南湖小。以上繞口令考驗記憶力,真的有夠有趣的。
學校校地近2公頃,有一千多娃41班,在內湖區算是挺大的小學。校區呈現一個靴狀,北邊一大部份圍繞著清白公園的保護區山丘,而學校又是一個扁平的「口」狀建築,北邊是操場,完整街廓也歸功後邊保護區,顯得鬧中取靜。
康寧國小 1979
.
上面的繞口令其實反應學校的區位,因為學校不管哪邊都跟康寧路壓不到一毛關係,所以我第一次要去找學校時,基本上是錯過了都不知道。而且那康寧路也相當詭異,打從北邊內湖錄起,一路往南彎曲,然後二段就不見了,而且要到東邊4公里外才會出現康寧路三段!二段硬生生不見。
..
學校附近有湖光市場,這市場算是內湖這區的廚房,跨越內湖路分為南北二區,每日提供區民的日常所需食品、用品,特別是假日擁擠異常,環境不算優異,可是卻可以找到所有生活匙時菜。
像是有一年突然想到要吃烏魚殼,就是母烏魚給收割了鮭魚卵之後剩下的魚體,這玩意不容易找,那些年不是哪裡都找得到。
那天突然想到這邊找,才近市場不久的魚攤就看見好幾條,詢問價格後一條用100成交。再買個蒜苗,回家烏魚切段,微煎加麻油中火燉煮、加入蒜苗段再煮,魚香滿堂。
只是後來這食材市場愈熱,價格也節節上升,我就少買了。
@台北內湖,星雲街
#278 公館國小 1978
..
公館國小地處大安區邊緣,地大人少,於芳蘭山腹懷下,被許多人譽為是森林小學。
先不管所謂森林小學定義,繞校一周(實際只能三邊繞,旁邊台科大校區相鄰),都是高大樹木環繞,光是門前那白千層行道樹,就夠看了。更遑論校門的高大椰子樹、挺拔杉木等,又在山腳下,夠森林的,在門外已經讓眼睛戴上綠色眼鏡一般,遑論入內的清新芬多精感覺了。
這校門看去甚是壯觀,主要是後面校舍有五層樓之高,很少有小學的樓層會蓋到如此樓層,真的仰之彌高,印象中只有高中以上的學校,才會有這樣的門面樓層。
學校後面的基隆路三段155巷有兩座古蹟,分別是芳蘭大厝和義方居,每次經過這邊時難免要看上幾眼,上回去學校北邊的大安國小(見#176)還有爬富陽公園後山時,都開車繞行這邊瞧瞧,實在是擔心這兩棟古蹟的保養情況,特別是芳蘭大厝,鐵皮梁柱擋著,著見古蹟已不堪歲月折騰,可心理準著隨時將要面對她的傾圮。
校地1.7公頃多,卻只有3百多娃12班,有次去寶藏巖回程,特別繞去,上課期間的操場,娃子們在操場上根本像是都市的夜晚星空,就這麼幾顆星子點綴,感覺這邊上課,就是一個心廣、心怡的舒暢。
那年某友約我去北投振興醫院附近吃個小吃,給了地址見面,我下班開車過去。
店攤是找到了,沒店名稱謂,直立看板黃底就三個字「鵝肉擔」,店們橫版更是白底「鵝肉」兩字,酷!但對面僅有的停車場客滿!某友氣呼呼說:
他來上百次,從沒見過此等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