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40237

一下子,在家自學第四週已經結束。

各位悶慌了嗎?每天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常?一早被爸媽哄著、趕著、催促著、甚至是怒目破口喚著:「趕快上線上課啦!」但是你仍然留戀枕頭和小被被,腦袋上演著天使魔鬼劇碼:心底吶喊著「我還想睡!」,因為昨天的熬夜打怪、上網聊天和嗜網引起的失眠後遺症,你感覺天天都是重度睡眠不足,然後你的起床氣突然湧出來爆發了,不敢看大人的臉孔,你知道那張臉不會多美麗,但是你心底那股氣也憋不住……

    這期間在家上網自學引發不少後遺症,除了之前聊的——因為掛網看螢幕,給藍光過度刺激眼睛引起眼睛不適,還有長期彎腰駝背、低頭造成身體肌肉僵硬疼痛,加上飲食不均衡,飲水太少,運動停、停止,這身子的折騰應該也有不少。除此之外,上述因為種種原因引起的親子衝突,相信在不少家庭,此時正不定時的上演著。我的一個朋友就抱怨說:「看孩子被困在家裡,挺可憐;可是看他一天到晚掛網玩遊戲,就可氣!」這真的是時代的哀傷吧。

    我也因為細故和孩子有些不愉快,沒到吵架,但是就是把家裡弄得像是一座冰庫,除了覓食、解放,他就關上城門負隅頑抗,對我這老爸採取「不接觸、不面對、不衝突」的三不政策。我瞧在眼底,心中的火氣就是漸漸上昇,心底的小劇場上演過不少劇本,該怎樣解決這情況?後來心念一轉,覺得大家都因為被困在小小蝸居引起的心情鬱悶,就決定放下長輩的尊嚴(其實就是一個面子)向他示好。總算是父子連心,他也覺得我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讓脾氣上來,於是冰釋前嫌,拿出搖桿玩了一場馬利歐銀河賽車,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一個難關,讓家裡的溫度溫暖起來。

    其實家人是最容易起衝突的,特別是你這個年紀,尷尬的想要自由、覺得翅膀硬了該要飛了,現實上卻是沒有那個斤兩足堪大任。其實,當爸媽也很尷尬,一方面覺得你長大了,似乎該要放手讓你自己決定做什麼?可是卻又見到你做了很多幼稚又可笑的事情,爸媽怎樣也是按捺不住非得要插手「幫忙」、或者至少會在旁邊叨叨絮絮一番。然後你聽了煩,爸媽可能覺得你不受教、不知好歹、不尊重長輩……巴啦巴啦,衝突就這樣上演了,然後?沒有然後,基於你的未成年條件,最後你還是得要低頭,是吧?

    其實,這些過程在我成長過程中也經歷過,心中覺得爸媽很不可理喻,鴨霸、蠻橫當主菜還加上固執當調味料,真讓人受不了。像是我的母親,明明就是偷看我日記,可當年她就是要說:「你又沒鎖,我就順勢打開看一下啊!」,或是:「你又沒說不能看。」我氣呼呼的覺得這些都是歪理(現在看起來還是覺得真是歪理),於是就去買了帶鎖的日記本,寫好日記就藏在床板底下,上演諜對諜戲碼。可是媽媽果然是媽媽,她還是可以在沒有藏寶圖的指引下找到我的日記,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魔法解開日記鎖,繼續「欣賞」我的日記,到今天我還是覺得:就算當年我施法定下的結界,媽媽一定也可以解開。我氣瘋了,找了媽媽發脾氣,她卻是淡淡的回我說:「我覺得你的日記寫得很好,繼續寫,作文一定會更好!」就這樣四兩撥千斤,丟下渾身火藥的我。當然這個諜對諜上演到後來,我採取了某些很有智慧的手段終結了,最後媽媽覺得我通篇不知所云,就不再看下去。

    現在回想這些,覺得當年的我真的是小題大作了。沒錯,我在隱私感剛啟蒙的那個年紀,需要隱私,希望被尊重,可是在爸媽眼底,你永遠都是個娃兒,他們總覺得「保護」是責任,尊重晚點給,其實這些都是後來當了爸爸之後才有的體會,這養兒、護兒、愛兒的天性啊,真的是很沈重呢。但是我也覺得當年何必這樣跟媽媽吵呢?如果我早一點點有那後來的智慧,就寫些「小說」、寫些詞不達義、文句不通、通篇狗屁的內容,媽媽應該早早就沒興趣想看了吧。

    以上的經驗,我想告訴你的是:面對父母,你需要的是多一點想法。面對面去嗆爸媽好像很直接,但是挺無效果的,不是嗎?那頂多只是讓情緒宣洩,解決事情的C/P值超低的。不如好好想想怎樣得到一個「你好,我也好」的方法,找爸媽理性的討論一番,不僅不會有難堪的場面,也省去後來要道歉、賠罪的尷尬局面。

    至於道歉、賠罪,真的挺難放下的,你常常是口頭道歉心底不服氣,這是真的,你可能會在求得原諒後,輾轉好幾天無法釋懷。其實我也要告訴你:跟爸媽沒啥好計較的,真的,以後你一定會發現:不管你幾歲了,當這世界所有的人都對你冷漠、背叛、嘲諷……的時候,你一轉身,唯一還會無條件擁抱你的,就是你爸媽呢!面對這最後的「溫柔城堡」,就算這時候被誤解、被責罵、被怒目相向,你都還要珍惜著才是,那,道個歉,加上一個擁抱,說真的,很划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