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童年最美的回憶之一,而且也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經驗,豐富了我的學習
我很喜歡那些年的暑假。
從我有記憶以來的那些小時候的暑假,我都非常的期待!期待,不是因為可以放長假,睡它日三竿;期待,也不是因為沒有老師的嘮叨和日復一日的功課,期待,是因為在暑假的時候,父親總是會安排一次家庭的旅行,特別是在我國中時,家裡有了第一部車之後,這暑假的旅行更是精彩多姿,直讓卅多年後現在給想起來,還是滿心的喜悅和滿滿的美好。
和我的母親比較起來,父親不是特別喜歡旅行,他算得上是50年代的宅男一族,當一位老師,每天的生活就是往返學校和家裡,直線的活動路線,他過得是安閒自在。可我們是處在一個三合院的大家庭,現在想起來,母親身為長媳操持著整個家務,上有公婆,身邊有夫子,還有幾個小叔要應付,想來她應該是每日兢兢業業的過著一半上班族、一半家庭主婦的沈重角色吧!所以,我推斷那時的長假旅行,應該是父親體貼的幫他另一半紓解身心的安排吧!
那時的家境並不算富裕,甚至連小康階級都還嫌困難,所以最早記憶的旅行,我們一家四口都是用最原始的方式移動──「遠足」,提著簡單的行李,沿著鄉下的田埂小路一路往我們孩子並不知道的目的地走去。那時,爸媽並不會告訴我們要去哪裡?只記得一大早給喚醒之後,用完簡單的早餐,依著媽媽的交待和爺爺、奶奶說「我們要出去囉」,之後就牽著爸、媽的手沿著屋前的田間小路出發。
對我和弟弟來說,田間小路走來是一段風光明媚的美麗旅途,我和弟弟一路上把玩著採摘來的牛筋草或是樹葉,一面看著剛整好地放滿水或是剛插好秧的稻田,要不就是用力的踩著田埂,看蹦入水田中的青蛙,母親偶而會發現小崖上長著鮮紅的野草莓,不時採摘給我們吃,還記得媽媽說:「要先張大嘴巴對草莓哈一哈氣,這樣才可以把蛇的氣息吹掉,免得吃到蛇的氣息而變成啞巴!」我和弟弟是嚇在心頭,卻是甜在嘴裡,就一路拿著野草莓哈著氣,小心翼翼的吃著媽媽給我們的甜點心。
路上是寂靜的,順著田埂邊一排排的竹林、沿著長長的灌溉渠道,一路低垂的陰涼是多過高掛的炙陽,風從遠方吹過水田,漣漪過處給水汽滋潤成夏日的涼風,吹得我們出遊的心是一片沁涼,偶而我和弟弟一起唱著亂調的兒歌,偶而會跟著媽媽唱著電視上的流行歌,這一路只有父親是沉默的走在後頭保護著我們。所以,在經過別人的院子,裡頭的狗狂吠幾聲越牆而過欲追逐我們,我和弟弟高嘯狂奔往前,回頭卻見爸爸揮舞著竹子阻擋了狗的追趕,也才讓我們安心的停下腳步。
後來去了哪裡?我印象已經不清楚了,倒還記得那一路的風光,還有全家在某個花叢前一臉燦爛笑容的身影。這樣的小旅行,每年的暑假都會來一次,也成了我和弟弟對暑假最大的期待。這種活動不知道何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我上了高中,開始覺得和爸、媽一起旅行是丟臉、彆扭的青春期怪獸後,家庭旅行才嘎然而止。不過,在父親有了第一輛車之後,我還是享受了幾年的家庭長途旅行,父親握著方向盤,北從富貴角、南到鵝鑾鼻、東到花東海岸、高到合歡山,那輛小小的1200 cc小車,在那幾年帶著我們全家遊遍臺灣。
這些年的旅行對我的意義很重大,那是我童年最美的回憶之一,而且也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經驗,豐富了我的學習,特別是因為有「見過世面」,讓我在課業上得以找到相互呼應的場景,讓學習更加的意義化和真實化,這也莫怪我國、高中的史地、生物會特別的好,影響更大的是:讓我的寫作有了豐富的源頭活水,擴大了寫作的深度和廣度,這些,都是在這些年的暑假旅行中點滴獲得的成長.
去旅行吧!不管是為了紓解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壓力,或是想要豐富孩子們的生活,或是單純的想有家庭的小團圓活動,一次小小的旅行,即便是到近郊的登山、賞溪,都是值得投資的一個長假生活的安排!祈願孩子與您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假期生活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