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而無縫的要求孩子改過,值此同時,更要給他們肯自我優點的意識觀的建立,這樣,我相信孩子就會變得愈來愈好
稍早看了一個關於湖水女神和金斧頭、銀斧頭的改編笑話,但是我想起的,則是在【呂氏春秋】裡也有一篇關於丟了斧頭的寓言故事。
故事是說某人丟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隔壁的小屁孩給偷了,所以他每天觀察這孩子,發現那孩子的行為舉止,無一不像偷斧頭的人,心中肯定這小孩就是偷他斧頭的人;他也看這孩子的表情,怎麼都像個偷斧頭賊,更認定是這孩子偷了斧頭;他還仔細聽這孩子說話,每個字句都是小偷的語言,所以更加肯定斧頭就是這孩子偷的,這孩子的每個舉措、言行、表情,無一不是在臉上寫著「偷斧頭」的標誌呢!可是有一天,他回到山谷,卻找到他遺失的斧頭。等到回到家之後再看鄰居的這小孩,卻怎麼也不覺得這孩子是偷斧頭的人!
寓意頗深,故事卻簡單,原文更是只有62個字,既然是寓言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先入為主」、「疑心生暗鬼」的道理,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外國的心理學家偏給弄得複雜理論,所以一句話:
「你怎麼看世界,世界就是怎麼個顏色!」
學期末我給了孩子們通通有獎──每個人都有一張獎狀,老師不是鄉愿真的來個皆大歡喜,暑假提前過年放鞭炮,所以每個人都有獎!而是上述的故事告訴我:我怎麼看我的孩子們,他們就會變怎樣。
在我眼裡,我沒有壞孩子,我和那調皮的孩子說:「你要相信自己會更好!而且一定會更好!」,我相信這些孩子的某個行為是因為習慣,而不是本性,給他時間和環境,他會找到良善的道路走下去,改正偏差!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這個失序或是失控的行為並不是他的全部。
每個人展現在他人面前的絕對不會是個全部的人,而且人的眼光有限,只能看到一定角度的視野,但看不到到並不是不存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他的不同面相,說是「千面人」也好,說是「怪盜21面相」也罷,人的可貴也就是他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值得一位教育工作者,好好的去鑽研和探討。
所以,學業成績表現優良的,收到「學業優良」的獎狀,這是傳統,功課好,理當有獎,這是這個社會傳承功名思想的主軸,爸、媽希望、安親班也會鬆口氣。那,其他的孩子呢?在我一面key in評語的當下,我腦中一刻也不停的想著他過去一年來的種種──是種種美好的身影,我的心此刻是一架專拍美好身影的相機。所以我給了孩子「努力向學」獎:我看到他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他努力的把不懂的數學多想幾回;我給了孩子「負責認真」獎:他一直都把該要做的事情做得讓我偷偷微笑;我給了孩子「樂於助人」獎:因為只要哪裡有需要,他就衝第一伸出援手;我給了孩子「身心健壯」獎:他是多麼的喜愛運動,以致於他總是健康全勤;我給了孩子「歡笑滿足」獎:他的笑容讓我相機不刻停、他的笑聲讓教室享受了春風滿堂的氣氛……
人人有獎並不是忽視孩子需要改善的缺點,連校門口高高站著的那位聖人都有缺點了,更何況是每個凡夫如我輩小子呢。老師覺得,缺點並不影響每個人特有的優點,所謂「瑕不掩瑜」──美玉就是漂亮的玉石,一個小小缺失並不會影響它身為美玉的價值。而且,我相信給孩子肯定,他就會善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在上述「亡鈇意鄰」故事中除了告訴我們:別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別讓「先入為主」的觀念主宰了自己看世界的眼睛;但是,更深一層的意義卻也在於人怎麼「看自己」?同樣也是:別給「先入為主」鐵口斷了自己的型,特別是心智脆弱的這些孩子啊!
給孩子知道自己的缺點,嚴而無縫的要求改過,但值此同時,更要給他們肯定他們的優點的意識觀的建立,這樣,我相信孩子就會變得愈來愈好!所以,我看到了我每個孩子的好,當然也要給每個孩子一張獎狀,鼓勵他們這一年來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