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妳09--可以野蠻、也可以很文明
──課堂上你已經學會了民主發表的過程,你應該把課堂上學到的民主素養和文明修養也放在球場上
有個關於諷刺民國初年顢頇軍閥的笑話是這樣說的。
某大帥軍頭受邀到領地的學校觀賞學生們的體育活動,他見到球場上身著兩色衣服的十個人正在分兩隊打籃球,看了半晌之後,他終於耐不住性子找來校長發飆了:
「怎回事啊!我不是有撥款給貴校添購教學設備嗎?怎麼你叫這十個孩子齜牙咧嘴的頂個大太陽的在搶一顆球幹麼?快、快、快!每個人都發一顆球,叫孩子們別搶了!」
軍閥頭子的經驗裡顯然沒有看過籃球賽,這不意外,因為籃球晚至1891年才從美國發明,要傳入中國,那肯定是更晚以後的事了,更不要說是在一般的學校要普及。民國初年的這些軍閥,都是擁兵自重,任何的事情大概就是用槍桿子來解決,造成當時的現實就是:誰的兵多、武器好,大概就是勝利的一方,而且一人掌管天下事,一個口令就可以遂行個人的意志。不過,我看到的是大帥腦袋中的野蠻思維,解決問題就用齊頭式的平等──每個人一顆球,大家就不用搶!
這種方式看似有道理,可是仔細想起來卻是笑話一個:先不管沒有考慮到每個人條件不同,光是「每個人發一顆球」的想法就顯得霸道而野蠻,果然握著槍桿子的人說話就是大聲、就是專制!
球場上乍看爭鬥模樣的搶球實則隱含了諸多的民主的真諦:在公平的遊戲規則下,每個人發揮能力、在團隊的默契下把球打好,愈是能夠掌握住團隊默契、發揮個人實力並且堅持到最後的球隊,就愈能得分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打球時遵守遊戲規則就是培養民主的最好訓練,因為球場上的爭鬥都是在一定的規則下完成,而這個規則是所有參與者同意,這不就是最好的民主素養嗎?
人類的歷史由武力發展到協商、由暴力進步到辯論、由仇恨轉變成為寬恕,這一切都代表著文明與理性的進步,人類不再迷信以蠻橫的方式來和別人打交道,也不用暴力、武力來征服他族,所有的文明代表著文化的進步就是和平。球場上的規則就是基於這樣的思維:雖然是爭奪,但卻有明確的規則,運動家的精神就是要遵守規則加上良好的風度,文明的標章才會在人的身上烙印。
球場進行中如此,可別把這個修養只放在哨子聲開始後才遵守和展現,打球不是生活的片段,也就是說:文明與否不是只在打球的時後才展現的,從你睜開雙眼開始的每日活動,就應該要把平日受到的修養以實際的活動展現出來。回想一下:在球場上你球打得很好,你也可以遵守球賽的每一個規則,受到大家矚目的眼光所青睞,可是,在球賽還沒有開始之前呢?你是不是和你的親密戰友為了這個籃框、那個籃架而和另外的一隊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惡言相向呢?
我相信喜歡打球的人一定有個健康的身體,有健康身體的人,相信也有健康的心理,但是,對於一個文明的人類來說,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顯然不夠,文明代表文化、代表心中存有愛心,所以健康心理的真諦應該是還要有一顆柔軟的好心腸,而且文明具體表現的民主素養,更應該要在球賽開始之前就要展現出來。學校的球場的確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因為現在有很多人都想把握機會努力練習,期望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第二個「林來瘋」,揚名天下,但是學校這麼大、球場就是小、籃框就那麼少。所以,你們需要的是不是爭吵、口出惡言。相反地,你們需要的是稍稍的壓下火氣,用協商的方式來分配球場使用權。方式有很多,欠的只是你們需要動動腦,像是:增加每隊的人數、協調得分的上限(得幾分後就換隊上場,未免故意拖延,勝最多的可以多一次上場)……等等,規則是人想出來的,問題在於你們想了沒有?有沒有把想到的規則和人協商討論?以及……討論過後的誠心遵守。
課堂上你已經學會了民主發表的過程:舉手發言、提出觀點、討論異議、表決完成、遵守決議,你應該把課堂上學到的民主素養和文明修養也放在球場上,莫要是到頭來像那個軍閥大帥一樣,用拳頭來解決或是說個:「來、來、來!學校設個一百個籃框,讓大家都有籃框可以投……」這就鬧笑話了!千萬別讓老師認為你是坐時光機來的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