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孩子有機會學貼心  

──要訓練孩子,隨時關心週邊的人,特別是親密的人;也要讓孩子們對所有為他付出的者給予感恩和一句「謝謝」的回饋



CIMG8192.jpg  




 

    最近因身子有恙,原先的無名原因的頭痛加上拔牙,背包裡除了相機外,最重的大概就是那十數包的藥了,有藥丸子、也有噴劑,外加保養身子的瓶瓶罐罐,真的讓我想起一個現在已經消失的古老行業──民國五、六十年代,騎著腳踏車挨家挨戶「放藥」的郎中先生了。孩子某日見到我包包一拉開滿滿的藥袋擺滿桌上,一包一顆的和著水吃,果然驚訝:「老師,您是賣藥的喔?」

調皮一點的說:「老師你去搶藥房嗎!」

轟堂大笑,我跟他說:「很冷耶!看見人家生病,如果想讓對方開心忘記病痛,應該要先慰問,然後才來開玩笑讓他高興吧?」男孩不言語,訕訕走開,後頭又是一陣細細的笑。

我並沒有大肆張揚我的病痛,除了牙痛因為請假的關係之外,其他的病,鮮有孩子知道。這日批閱聯絡簿,卻見到某個孩子在上面寫著:

「今天下午我在倒垃圾時,看到老師您的垃圾桶裡有藥的包裝紙,您是不是生病了呢?請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握著毛筆的我,當下是鼻頭一酸,眼睛猛眨了好幾下。那真的是有想要哭的動念,因為感動孩子這樣的貼心,真的是讓當他老師的感到非常感動和有成就感啊!

猶記得上週我還在和孩子說:

「開學以來,每次的午餐,我都看到你們搶著去盛飯,給老師罵你們菜桶前面喧嘩是不衛生,可是,我發現:竟然沒有人會來問老師:『您需要先吃嗎?』,這不是基本禮貌嗎?我是你們的長輩,無論如何,你要有禮貌先問問我!即使你知道老師因為忙或是愛你們想讓你們先用,不可能會先去盛飯!」

我想起小時候長大的大家庭,這種長幼的倫理訓練從小就內化成了行為習慣。每一次的正餐,滿桌的菜香飯香,渴望雖然已經氾濫到頭頂了,可我和弟妹們怎樣也不敢靠近飯桌,只能遠遠觀望。記得那時可愛的弟弟還會在廚房門口做出誇張的吸聞鼻子動作,一面說「好香!好香喔!」媽媽心軟就會偷偷地夾給他一小片肉或是蛋皮,這就是我兄弟們躲在客廳一角視為珍寶解解饞鬼、飢餓蟲的大餐了。

一直要到祖父坐定位,祖母也坐下,爸、媽、叔叔等一干大人們依序坐好後,我們小孩子才可以上桌,然後端坐的聽家祖父下令開動,全部人舉箸吃飯。我們孩子沒那膽子舉筷子夾食物,但是大人們就會夾一堆我們想吃、不想吃的食物堆滿了我們的小碗,這樣日復一日,尊禮行禮。

或有客人送來的零食或自家採收的水果,母親總要求我們手捧撿洗、切片好的水果,雙手恭敬地問長輩們是否享用?若或有明知他們不吃的──像祖父就因為皮膚關係從不吃芒果──可是。母親還是堅持我們也要去問:

「要不要吃是一回事,尊敬的禮貌不可少!」

母親是這樣訓示我們兄弟。

現在社會少子化,孩子在家中猶如小皇子般,多數的事情爸、媽甚至還有阿姨、爺爺、奶奶都經理順序,孩子少了很多人我、倫理之間的學習機會。這也難怪在教室裡頭個個不知禮讓、言語裡充滿了刀劍槍彈,對資源更是以強悍的姿態掠奪為之,心理的焦點和世界觀的中心都是各己身上!所以,很少看到孩子會主動去關心班上的同學,若是有某人缺席,鮮少人會主動問「他怎麼了?」,甚至更有出言不遜者說些不三不四的話,招來一堆不名所以的笑。

我們要早早讓孩子知道:他現在的好是靠著多少人的付出才有;更要訓練孩子,要隨時關心週邊的人,特別是和他親密的人更是不可少;也要讓孩子們對所有對他付出者給予感恩和一句「謝謝」的誠心回饋。這樣才能讓這孩子心田種下善良的種子,有待一日,而身為父母者才不會可能在年邁時有養兒無用的感嘆。

我喜歡這班的孩子,告訴他們這道理後,往後的午餐時已經有起此彼落的聲音詢問,甚至或趨前來詢問:

「老師您需要先用嗎?」

我的答案一樣:「謝謝!你們先用,我還在忙,你們好棒。」心頭總是給一聲聲的禮貌招呼暖和起來,尤其這一刻看到這孩子在日記上表達對我的愛,更是感動到覺得老天爺怎生對我那麼好,給我這樣棒的孩子呢!

CIMG819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