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稍早看到一位鄰班的娃獨處在走樓石椅上,面色哀戚,眼有淚痕,全學年娃都去操場看競爭激烈的短跑精英初賽了,他怎伊人獨憔悴?

我過去和他聊聊,得知他數學考不好而心傷,他對我說:

老師,我已經去補習了,可是還考這樣,真的覺得自己......

對,後面就是一串的否定自我的句子。

.

我跟他說:

數學啊,不是你去補習就可以馬上就可以提昇的學科,它比較像是跑800公尺,需要慢慢的醞釀、不斷點滴累積,你的努力會經過時間的粹鍊才展現出來。

我勉勵他,這次不理想,一定要繼續堅持不能放棄。我說:

老師教過很多像你一樣的小娃,情況類似,可是經過一學期、一年、兩年的努力,甚至有人是到國中才開竅,然後一舉躍上滿意的分數都有。

這娃是個理解的娃,說說之後終於跟我笑了還道謝,我請他去操場邊瞧瞧同學比賽跑步,大聲的叫嚷加油一番,趁機抒發心中的鬱悶也是很好。

他照做,而且還回頭跟我擁抱了一下,一直說謝謝老師。

我望著他奔向操場的背影,想想緣份真有意思,我只不過是在他五年級不時跟他說說話,讚美他每次跟我問好的小娃呢,怎麼這樣交心了呢?

.

我想到一個印象頗深、感觸頗強的往事,回憶倒轉好多年。

在看了某同事出的數卷後和他建議:

卷子很好,但是應用題的配分過高,這種題型孩子需要思考,時間佔比多,建議配分不要太多。

被他拒了!

.

我的想法是:根據多年的經驗,這樣的題型安排對常態分配左側的那些低成就娃們相當不利,而這些高年級娃們面對數學已經積累過多的失敗經驗,習得無助感已然在他們身上深根,他們面對這張卷子多半的反應應該就是:

直接放棄!

是的,他們多是連想也不想就放棄,先跟自己投降,那麼,這樣的高佔分比無疑又是打了他們一個大大的耳光,更直接證明他們的錯誤認知是對的,肯定自己笨,數學就是駕馭不了。

.

我其實很黯黑的想像出題這樣配分的初心:

老師就是不想多思考,不想多出點計算題之類的題目分散配分,特別是這類的娃們,計算題他們還願意寫,多少都可以藉此多得一些分數,甚至是碰碰經驗的運氣。

我認識這類的小娃,多半只要多得個幾分就樂開了,這個成功經驗其實對他們的學習很有實質的助益,甚至,嗯,我還曾經有意的給某娃的卷子忽略了錯誤,假裝看錯給他偷加個兩分看看他會怎樣?

果然,他因為這兩分覺得自己可以、覺得自己並沒有認知的上的「笨」,數學其實是可以駕馭的。

.

我一直相信,給娃們多點成功的經驗,會幫助他們更有勇氣和毅力去挑戰自以為的不可能,可以勇敢的踏出「試試看」的腳步,數學啊,就是一個嘗試錯誤然後訂正錯誤,找到合適解題策略的邏輯思維訓練不是?

老師出卷子並不是要證明自己多強、多厲害可以出到娃們要花很多腦力去解題、甚至是破解不了的題目,測驗除了檢驗小娃的學習過程和結果,更多的是在總結學習上給他們多一次的成功經驗,我認為這點對小娃子們來說,更加重要。等他們對挑戰數學有更強烈的自信和心理素質之後,在來給他們做難度高的題目,應該是對娃們的學習歷程更有助益。

總的來說,兒童為中心的教學,在許多為師者的理念上,似乎還需要再多點意識流的自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