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在我一進門就看到了。
兩個小小孩,站在超商關東煮的鍋子前笑鬧著,姊姊一直翻動裡面插著黑輪的竹籤,一支一支的提起來看看又放回去,拿起時不時擠眉弄眼、吐舌頭,還假裝大口咬還有伸出舌頭舔的模樣。許是姊姊的動作如此誇張,站在一旁的弟弟沒停著大聲傻笑著,清晨的小七店裡來來往往的上班族和學生,就屬這兩姐弟最是讓人側目。
後來,一位結完帳的女士,拿著東西走到倆小孩前面,用稍大的語調說:
「小朋友,你們不要玩那鍋湯,很燙,很危險啦,爸爸媽媽呢?」
這時,隔壁貨架邊馬上閃出一個婦人,一臉嫌惡的表情對著剛剛那位女士,也是很大聲的說:
「你幹嘛這麼大聲和我小孩說話,你嚇到他們,我會對你不客氣喔!」
店裡的氣氛頓時降溫,應該是所有的人都把注目焦點放在有這兩大兩小的關東煮熱食區來了。女士也回應了:「你怎麼放著兩個孩子在這熱湯旁邊玩弄食物,不怕孩子燙到嗎?」
那孩子的媽媽馬上回應:「我叫他們自己去拿自己喜歡的關東煮啊!關你什麼事?」
一個寒嗆猛然噴過去,勸小孩的女士修養算好,嘀咕在嘴裡後回身出了「叮咚」的門。我清楚的聽到她嘀咕的是閩南語:「套乍賭丟肖ㄟ,拍泥當……」(一早碰到瘋子,景氣壞透了)。
店裡回復原來的程式,「歡迎光臨」、「收你一百」、「要不要印發票」……行禮如常,剛剛那短暫的劍拔弩張,彷彿沒有發生過。誰對誰錯看在眼前了然心中:店員太忙無暇管到關東煮區,匆忙過客的上班族急著找三角飯糰和麵包,也放不下兩小娃是否危險;學生弟、學生妹或低頭滑螢幕,或沈醉耳機裡私我空間,目懸於空,看不到身高100多公分的孩子,這應是晨光都市裡小七商店的寫實風景。
那位女士多管閒事了嗎?我不認為,若她不出聲,再過幾秒應該是我會去勸告倆小娃,人饑人溺的慈悲仁心每個人都有,此景看去的確充滿危險,我的確想去「多嘴」一下。所以,問題就出在那位媽媽:她怎可以放著兩個小孩去挑選熱湯裡面的黑輪?顯然她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縱然自己再忙?想利用時間找自己的東西,或是想讓孩子及早獨立自主,可是她的失職是在於沒考量到這樣的活動(或訓練)是否符合當下這年紀的孩子可以單獨完成?而潛在的危險是否是這孩子可以冒險的?答案顯然無可爭論:就算要讓孩子動手,當媽媽的應該就必須、應當站在旁邊觀察、輔導和教育。更不用說她後來對著熱心女士的嗆辣回應,不但沒禮貌、更是極壞的教育示範。
這種過度保護自己孩子、敏感且不恰當的詮釋他人對自己孩子的善意行為對應,在這個社會、這個都市、這個時代屢見不鮮,我一直有感慨:我們的確是缺少了「親職教育」,許多人對孩子「愛」的表達往往都是陷入一種「對自己孩子過度保護、對別人過度防衛」的偏差觀念中,也因為這樣的觀念,就教育出愈來愈多的「媽寶」和「靠爸族」。
另一次在高鐵往臺北的自由座車廂,桃園站上來了母子仨。由於沒有三人一起坐的座位,所以她們選擇兩個孩子坐在雙人位,媽媽隔著走道坐另外一側。一路上,其中一個孩子是在位子上跳上跳下、用力的搬動椅子拉桿,甚至想要踩踏椅子旋轉鈕。我不能說他過動,不過就是超級不安於室。週邊的乘客多數在打盹或是看手機,一定有人注意這孩子,可是包括我在內的人,大概就是秉持「能忍就忍」的阿Q鴕鳥心態,心中總覺得插手管下去搞不好一言不合,給人錄影上傳媒體,落得一個「激動哥」、「管事姊」的美稱,耐著性子忍耐一下就到臺北了吧。不過我觀察到這媽媽「修養」極佳,不管她小孩怎樣跳上跳下,一下子去拉她的手嘰哩呱啦嘟嚷什麼,她就是可以安穩的貼在椅背上端坐如儀。佩服嗎?我不!我只覺得她也是一位標準的失職媽媽;類似情況在餐廳,雙親忘情與朋友聊天,孩子把餐廳當遊樂場,鑽過一張又一張的椅子和桌子,碰到端菜上菜的服務生場景,相信不少人見過;又或在大型買場裡面,孩子把玩著購物車當賽車,雙親仍是老神在在的在貨架邊選購所需,也是常態一樁。
我實在很想問:這些爸媽們,真的是有資格當孩子的雙親嗎?我們都知道:「子不教、父之過」,可這老古訓似乎只拿來當作記憶的佳句,許多人在聯考的當下應該還曾經端寫於自己的申論之中,可是這個課題在現在,好像根本就不具有道德的指標意義了。
我只覺得:孩子是每個父母甜蜜的負擔,心頭肉當然是要讓他好好的長,免生瘡、成癰,因為到頭來要去收拾善後的還是當父母的吧!因此,善盡親職實在是一個需要重視和實踐的課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