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價錢擺在一起的一堆水果中,您會去買表面有撞痕?還是看起來比較光潤的水果?
當我改到那一本孩子的本子時,整個眉頭都皺了起來……
孩子把習作本當作計算紙,在上頭胡亂的書寫了一堆,加上應該是手濕了沒擦乾淨的關係,鉛筆摩擦的痕跡清晰可觀,這本子的畫面整個看起來就是髒。但是這不是讓我感到悶的地方,使我眉頭更加深鎖的地方是:他筆下的阿拉伯數字讓我難以辨認。
我把孩子喚過來,讓他看看所寫的數字,要求他重新寫過:
「因為我看不懂,我無法分辨你筆下的這些字,像這題……」
我指著一個填空題:「是0還是6呢?」
孩子看了本子一下後說:「啊……就是0啊!」
我說我看不懂,沒想到他竟然撂下一句話:「真的就是0啊,你是老師耶,怎會看不懂啊!」
這是導火線,我不滿的炸彈馬上爆發了,特別是他甚為不禮貌的回答:
「沒錯!我是老師,不是電腦,也不是文字辨認的電腦軟體,我跟你說我看不懂、無法分辨就是看不懂和無法分辨,請你馬上拿回去重新寫一次,寫得讓我可以看懂才算完成。」
孩子還是不服氣,他的想法是:我已經做了,而且我的答案是對的,老師你就不該要退我的作業。老師的想法卻是:「你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你可以完成的能力範圍,你缺少的只是多一點的耐心把你的字寫端正。」這就是師生之間對於所謂「做完」作業的認知鴻溝。
面對這個問題,看著眼下這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若是以老師的權威要求他更正一定是得花上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他一定心裡不服氣,所以我印了一張單子,要求他拿著本子、帶著單子去全校找老師裁評:「若是有三個老師同意你的答案,那麼我就可以接受你現在的寫法,如何?」他猶豫了一下之後,拿著紙去校園「環遊世界」了。
我很篤定其他老師會怎樣做,所以,當上課鐘響起,他回到班上的門口喊報告時,那個表情我就了然結果了,他把其他老師裁評的紙放到我桌上,問了他結果:「沒有老師同意我寫的字,而且被兩位老師罵了,還有老師認為你處罰得太輕……」他嘟著嘴說完,可是臉上的戾氣沒了,他終還是去改了筆。
也曾經碰到一樣的情況,孩子給我的頂嘴是:「我媽媽都可以接受我這樣寫,為什麼老師你不行?」聽到這樣的回答,我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和媽媽求證,心底想的是:怎可能會有這樣的家長,可以容許孩子馬虎的完成作業?很幸運的,後來求證的結果真的是這樣,孩子沒有說謊或是加油添醋和扭曲意思,孩子的娘說:「老師,我覺得孩子已經知道這題目怎麼解了,那就夠了啊,至於數字寫得不端正,我想你看多了就會知道他寫的是什麼,是吧!」
那時日本臺正是播出「怪獸家長」一劇,雖然劇中演出頗為中肯,我倒是沒有把這位媽媽編派到這一國裡,不過心底直是訝異:還真有如此寬宏看待這事的家長啊!果然是一樣米養百樣人。後來我和這媽媽說的大概是這樣:同樣價錢擺在一起的一堆水果中,您會去買表面有撞痕?還是看起來比較光潤的水果?我是會挑剔再三,花一樣的錢當然要找好的吧!買菜也一樣、買很多東西相信大家都不喜歡買到瑕疵品,既然買東西如此,那麼怎可容許咱親愛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S和2不分,4、5和9弄混、0和6相雜?當然,看久了的確會知道寫些啥,可是去參加大考的時候呢?應該沒有閱卷老師有耐心「多」看幾次,仔細去推敲這數字吧!所以,這樣的作業品質顯然就是那種比較不討喜的水果,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咱家的孩子……
忘記後來怎樣了,不過,沒再聽到那孩子和我嗆聲說他媽媽都同意之類的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