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活動都陪孩子們去「軋一腳」就是了,這是一個播種、種下種子等發芽的工程
某個孩子的課業常常沒有完成,我忍不住的和他深談一番,這一聊,知道他在家的休閒時間,「上網打怪」之外就是「上網打怪兼和網友聊天」,小學生,每天掛網3個小時以上!這一聽,真是嚇傻了我,莫怪這孩子網路知識超級好,鍵盤打字特別快,真的是所謂「學有專精」啊!
網路、電腦是孩子學習歷程上的災禍、大石頭嗎?
這問題一如問人:「刀子是兇器嗎?」、「原子筆有危險嗎?」一樣,答案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於使用的人,更精確的說,重點在使用人的心態、動機和時地合宜與否!一把銳利的刀,切肉快、切菜穩,刀是生活中無法拋開的重要工具;但若是拿來捅人身上透明窟窿,這把刀就是兇器。一支有滑潤滾珠的原子筆,書寫便利,字跡清楚不露液,文書美觀,這是個美妙的工具、優雅的工作夥伴;但若以筆代刀,刺、挑、穿、撥,對著人身的要害,招招卻是凶狠之極,小說電影中,這小玩意往往是埋伏的必殺技兇器。所以,工具本身沒有善惡,端看使用人的意念與動機。
電腦、網路也是一樣,善用者,它們是工具,誤用者,它們變臉成為罪惡。況且,這是時代的產物,我們生活在現代的3C的環境,想要以禁絕的方式,一如中古時期修道院意欲隔絕世俗以免給污染的想法一般,那是緣木求魚、不切實際也不符人性更是藐視了造物本性。
既然免不了,那就只能去面對。綜歸我十數年來教學歷程所觀察的孩子、以及本身的教育孩子的經驗發現一個方法挺不錯的:的確有某些特質的孩子比較容易給電腦網路吸引,進而沈迷其中而成為網路宅男。但是,更重要的發現是:許多孩子會沈迷其中,其實和我們大人、父母有關聯。講重點:其實要孩子不去沈迷電腦網路只要把握一個要點就是──讓孩子的生活多元化。很簡潔的結論,道理也很簡單:人性是好奇、不專一的,把握這個人性的本質,幫孩子去發掘多元的休閒活動,他的時間就是這麼多,若是休閒活動的內容是多元的,那麼,打球、運動、閱讀、旅遊、音樂、棋藝……這麼多好玩的東西都對孩子展開懷抱,自然就會把他的網路時間給排拒了。舉個時髦但不太洽當的例子說明吧:一個男孩(女孩)或若有個許多的女友(男友),那麼平均分攤到某個比較不理想女友(男友)身上(假設上網真的是相對比較不堪的女友(男友))的時間,自然減少了。所以,就幫孩子安排很多「有趣」的活動吧!這樣,時間排擠效應下,網路的時間自然少了。
可問題又出在怎樣知道孩子喜歡哪些呢?除非你是精算型的心理輔導專家父母,否則,亂槍打鳥總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什麼活動都陪孩子們去「軋一腳」就是了,這是一個播種、埋下種子等發芽的工程,種子一定會發芽,只是時間的問題。這亂槍打鳥的方法不見得要花大錢,有許多的社會資源是FREE、少銀子的,像是踏青、爬山、逛美食攤(美食不就要花銀子了?嗯,你忘了「試吃」啊),路跑,圖書館、大型連鎖書店(吹冷氣兼養氣質,就不要帶錢包、信用卡了)……當然,若是你有三朵花的狠勁和本錢──捨得花、勇敢花、拼命花,那就給它用銀子換輕鬆也是很好!重點中的重點是:
我們當爸、媽、阿公、阿嬤、阿姨、叔伯的,要「親身」陪伴孩子去播種!
孩子是自己的,他往後的種種都是我們(尤其是當爸、媽的)要來概括承受。這樣盤算好了:寧可在我們還年輕力壯還有氣力的時候,多幫孩子付出一些,自私一點的想法便是:別到了年老氣衰時候,還要擔心這兔崽子還在外頭耍性子惹禍讓咱收拾、擦屁股!這樣想想之後,其實現在多陪孩子,多一點我們老年的福利投資,怎麼算都是值得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