鯃鮞樂游2-15:樂樂棒球教我們的那些事
──寫此文此刻的心中,仍然是讓飽實的歡欣與充實的滿足給填滿了呢
比賽結束,可是我的腦海裡還留著孩子們吶喊的聲音、飛奔的身影……
這週是學校五年級的樂樂棒球比賽週,我們班打了一場好球、一場壞球、還有一場不好不壞的運氣球,總的來說,孩子們這三場比賽的總體表現都很好。從整個歷程來看,孩子們的投入從冷熱兩極──女孩們一開始很排斥、男孩非常投入;候補選手是「不關我的事」、選手則是high翻天。到後來全班都積極的參與、投入;還有從一開始班上孩子常起內鬨、男女生對罵埋怨,到後來男孩們會主動教練女孩,而女孩們雖然娟秀文靜、運動細胞還沒發育完成,卻仍然盡心的去練習投、接球……等等,我要給班上的孩子大力的鼓掌,特別一書的是:在最後一場面對4班的復活賽中,一路在懸殊的落後分數後,卻能夠在最後一局一分、一分的追回來,縱然結果仍是一分落敗,但是全場孩子們表現出來的拼戰、不放棄、投入的精神,不論是啦啦隊或是場上選手,都表現得韌性、鬥志十足,當我回頭看到對手班一副愁容滿面、士氣低落的模樣,比對我們的高昂,我是打從心底歡喜啊!直呼:「好樣的,小子們!」
這次的樂樂棒球賽過程中教了我們很多事,一個過程就是一段教育、也就是一堂學習的課程,我希望和孩子們整理分享。
首先、「不要預先定位是自己怎樣,做了再說」。女孩們或許是運動細胞發展未臻完善,加上這種會流汗、曬太陽,打不好會給男生責罵的活動,心態上就是排斥,有一次我聽到幾個女生在練習後在一旁說:「反正我就是打不好哇!」一副失敗的定論,我就知道孩子們需要教育。我嚴格的制止了男孩們對女孩的責罵,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專長,打球只是其中一個,我問了那個罵得最大聲的男孩:「你的美術作品會比那個女生好嗎?」他沉默的苦笑回應我,果然之後他就沒有再去罵女孩了。而女孩們經過老師、同學的鼓勵,加強了一些基本動作的練習後,信心逐漸建立。從一開始的友誼賽失分像是水龍頭一般直瀉十數分到後來每場都只有三、四分來看,我看到女孩們的努力和信心的改變。
再來:「勝利了,榮譽歸於全部人;同樣,失敗了,責任要由所有的人承擔」。當然,「全部人」、「所有的人」也包括老師,一個班級是一個有機生命的連帶關係體(就像是所有生物的每一個器官、結構),任何一個份子都是這個生命體不可或缺的「零件」。重點不是在計較每個人是不是承受了「公平」的工作與付出,而是「有沒有認真」的付出,一如前述,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所以在這樣的活動中,當然會因為能力的高低而有差別的付出──打擊力強的,努力揮棒、防守力好的,接好每一顆球、跑得快的,盡力的搶壘包,而那些打擊、接球不怎好,甚至連跑都只能像是散步的呢?那就拿出最有利的天生武器──賣力的狂吼加油啊!我要求孩子不可以在球場上因為同學一顆漏接的球、一個失誤的打擊或是錯誤判斷的傳球而責罵、怨怪同學,更絕對禁止敗戰後找個「代罪羔羊」來發洩自己的挫折情緒,若果有此行為,輕者寫反省單,重者給禁賽,這樣無非是要孩子們體驗生命共同體、責任共分擔的意義。很高興的是:我們的孩子都做到了,我看到球場上鼓勵聲四起,沒有人口出惡言罵同學,敗了後也多有安慰。
最後、「樂樂棒球只是一個活動,只是在校學習眾多活動的一種,而不是全部」。老師我對這個活動只是平常心對待,我要孩子們確定學習的意義和方向,而不是過份、不等分的投入,棒球賽只是學校諸多活動中的一種,目的是在讓孩子們培養運動好習慣還有班級團結向心力,基本上活動本身和日常的「國語」、「數學」、「打掃」、「午餐」、「校外教學」……等等表訂的或是其他的活動的課程(像是演講、參觀)沒有什麼不一樣,應該用平常心來對待就好。
比賽結束了,雖然沒有得到理想的名次,但是我很感動孩子們把老師的話聽進去而且有確實的做到了,以這樣的過程和結果來看,我會給我們的孩子一面冠軍的錦旗。做為這27位孩子的導師,就算是到了寫此文此刻的心中,仍然是讓飽實的歡欣與充實的滿足給填滿了呢!謝謝你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