鯃鮞樂游2-3:人生,不是一定要全贏
──這一點空間,不是給條件來放縱自己,或是讓自己的偷懶有藉口,而是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這週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莫過於棒球的經典賽了,許多人一顆心都心懸其上,特別是最後一場關乎我們可以到東京參加複賽的與南韓的資格賽,簡直是舉國注目,不看棒球的看了、不熬夜的人也熬夜了、原本政治上涇渭分明立場的人,都一起為球場上奮戰的中華隊健兒嘶喊集氣,臺灣,好久沒有看到這樣團結一致的畫面了。
雖然結果沒有打敗宿敵隊伍,但是我們還是得到了開往東京的門票;反觀對手,雖然取得了這場球賽的勝利,可是臉上卻是一點喜悅的表情都沒有。對於比賽的結果,賽後不少人表示扼腕、表示懊惱,還有些人怪罪於救援投手的表現不佳,才上一路領先的優勢給逆轉成了不完美的結果,讓廣大的球民和全國民眾遺憾許多。
其實,我倒是覺得這樣的結果挺好的,且不管球場上面詭譎多變的場面,我對於人生就有這樣「不完美」就是「完美」的哲學想法,面子、裡子無法一手全拿的情況下,我情願選擇最好的那種。
記得念國中時候,有一次導師突如其來的拿出紅包,那是為了獎勵我們考試設立了一個「百分狀元」,只要在該次段考中得到最多一百分的人就可以得到他的紅包。我和班上一位成績優異的同學大PK,雙方發下豪語得到這個獎項。考試結果陸續發表,我一路給他壓倒著打,分數科科輸他,倒是一百分的卷子平分秋色,最後,我卻在兩科副科上得到兩張滿分的卷子,雖然最後他得到全班第一名,可是那個大紅包卻是落到我手裡。我沒有忘記老師公佈成績時候,他拿著第一名獎狀時候的表情──一如那比賽結束後南韓隊球員的表情,勝利,卻沒有喜悅!全班的焦點都在那個大紅包上,這時候那張第一名的獎狀卻顯不出價值了。
人生就是這樣,人們喜歡「完美」,事事想要得到第一,甚至想要如牌桌上的豪賭一樣,梭哈之後就是全拿。可是,上帝卻又那麼的「莫非」,想要的不會給,想要逃的卻又是開門等著擁抱你。人們的憂鬱、悲傷與種種的不快樂,不就是因為這樣得失過重、想要全有的完美心態所支配著嗎?
我常和孩子們說:有時候,沒有得到才是最美,得到一點點才會覺得珍貴。當然,我們的孩子還不能有這樣深刻的體認,因為──年紀太小。我們傳統的教育體制和環境,給予受教的孩子們太多的競爭和計較,往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接受了過多的完美主義的信念──事事要爭第一、處處要做頭兒。可是,我卻教育孩子:可以給自己一點空間!這一點空間,不是給條件來放縱自己,或是讓自己的偷懶有藉口,而是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和自己比較,提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和別人斤斤的計較。
人生,不一定要全贏,留下一點不完美當作自己前進的目標,應該會更好、更符合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