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爸爸呢?

DSC07757.JPG  

 

    統計學校日來班的家長。

    這幾年我發現一個重大的事實,那就是:參加學校日的家長,多半是媽媽!

    爸爸呢?

    莫非爸爸出海打漁去,還沒有回家?

    我想不出原因,她說:

    「很簡單的道理啊,你是公的!」

    「啥?磁性原理嗎?」

    「當然,爸爸為何要到學校去看個中年男子?而且這個中年男子還是他小孩口中每天在耍寶、說冷笑話的人,這沒吸引力、更缺少投資報酬率的盤算!」

    她一口咬定原因出在我身上。

    我耍寶?會嗎?我想,對於她這種人身攻擊,我堅持要修正一下:我是為了要吸引孩子們注意,特別用比較活潑的方式上課吧!再說,我又不像那些正妹老師,可以用外型吸引孩子,用長頭髮、蓬蓬裙讓小女生著迷,只好在言詞上或是行動上稍稍的誇張一下吧!而且我要抗議:

    「我不是中年男子!」

    她吐個小舌,不以為然……

 

    我想,班親會來的多半是女性應該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這個活動原型的名稱使然,猶有印象者應該記得這活動原來叫做:

    「母姊會!」

    天啊!難怪來的都是媽媽啊!爸爸不好意思搶著這個名額來和老師約會,都是媽媽來和老師打照面。說來說去就是名字沒取好!

    其實,不管是爸爸來、媽媽來、阿公、阿嬤或是伯伯、阿姨、舅舅、三姑媽、四嬸婆……或是阿祖(我還真的接待過一位阿祖級的家長)來班上都沒問題,都是關心孩子,想知道、看看這孩子口中的「老師」到底是長得啥模樣?也許探個臉,才恍然大悟孩子半夜作惡夢原來就是這老師一副青面獠牙、吐著紅舌頭、戴頂高帽、上書「一見發財」之類的另外一個世界的生物啊!

    只是我有點緊張,每年都一樣,面對臺下數十位雌性生物群,自己就有點手足失措起來,講話結巴。太豪氣,怕是失了紳士的形象;太秀氣,又可能會有小白臉的不當聯想,唉!莫不是我想太多?可是依據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火星、金星的對話好像都會有些譯句落差呢,不是嗎?

    爸爸呢?我深深地招喚爸爸也來吧!最好是爸爸、媽媽都一起來吧!至少,在聽到火星語的時候,爸爸可以身為同性同胞的基因優勢上,充當一下翻譯機。

    都是「母姊會」害的!看來我得要好好的耙文,來個考古研究,讓我抓出當年是哪個傢伙那麼性別歧視,竟然弄這個名詞出來!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