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26 僑文國小 1961

初三原本就是要睡到飽,況且天氣這天也轉陰雨了,但是前一晚聊天當下聽大人說西湖的僑文明年要廢校了,因為今年沒有新生,縣府打算循去年大湖武榮國小模式,廢!

我記得暑假有收播到縣府新聞稿,轄內三所國小沒有新生,分別是瑞湖、僑文和泰安,瑞湖已經在113學年廢校,理由是連續兩年無新生,剩下四名也轉校到西湖,泰安斷無廢校可能,因為有原住民教育法護城。


新聞稿上寫縣府打算以補助交通費方式輔導轉校,給予5千、最多1萬的補助。我們分析的結論是:這只是煙幕吧,以苗栗縣府公庫的羞澀程度,下個學年度僑文應該就是再見。

於是啟程往西湖走。
學校在台1線山崗上,校區1.18公頃,不算小。校門有二,一在路邊階梯好漢坡上,校門雙柱,左矮柱右高柱上面彎若拐杖 J字倒裝有校名,雙柱都貼白色二丁掛磚。
學校創見也是和其他「僑」字輩學校起源一樣,在1959年台灣八七水災後,海外僑胞捐款興建的諸多小學之一。
端看校史發現,校地有0.6775公頃是和農民無限期租用,鄉公所以每年冬至日甘藷價的市價折算代金支付,甘薯數量則以一甲地一萬台斤計算。
後來法規改制學校為縣府,乃由縣府每年支付七萬餘承租。
這種承租校地的情況,在我訪問的許多小學現況,仍算常見。

因為下雨,我只能在車上拍後面操場大門,橫書校名,風琴電動折門,入內後就是操場,更後是單龍雙層校舍,看得出班班有冷氣,室外機懸掛如列。

這邊環境真的寧靜,除了風聲還是風聲,台1線上的車流聲壓根聽不見,附近家屋甚少,校門這路上山去都是樹林、荒地,更上也是間歇小農地,對面有一伙房民居,最近的小集村也在200公尺外,更甭提距離西湖老街有多遠了,加上西湖鄉人口外流嚴重,僑文的教師人數都比學生數多了。

僑文一廢,整個西湖鄉就只剩西湖國小和五湖國小了。

@苗栗西湖,二湖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