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30 龍壽國小 1946
去壽山巖觀音寺參拜,順訪旁邊壽山國小後一路沿台1回北,卻又在導航地圖上發現這龍壽國小。
學校位於兩座山崗的山坳處,橫斷面上看就是鞍部區域,所以台1線由壽山國小附近分叉成台1和台1甲,兩路沿著兩山嶺一路從壽山小的嶺頂(山峠處)一路順溜向下,在迴龍附近又合為一,這邊就是平地了。
龍壽國小校地不大,0.98公頃,學生也不滿百人,主要是這邊地勢造就,早期以農林業為主,這龍壽村人口尚多,但後來轉型後人口外移嚴重,娃口漸漸減少到今日一班十餘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查訪學校資料時,發現學校是1964年美援營養午餐的示範學校,乃源於學校地處山區,卻又鄰近省道,遂被當時省府教育廳選定,於是在1964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學校舉行「臺灣省供應學童營養午餐開辦典禮」,啟動了臺灣小學營養午餐的時代。
這一個珍貴的史料諸多相片,還在國發會網站上可以勘得,諸如開辦典禮上省主席黃杰和美大使接過美援麥粉,小學生從黃杰主席手上接過盛盤的營養午餐,美國賴特大使試吃營養午餐等等。
另外還有廚房料理照片,學童排隊洗手,有序的抬出餐桶、小廚師分菜取菜、露出笑容的用餐等照片,一晃竟然一甲子過去,當年教室的娃子們如今已近耄耋矣。
看到這史料,還是一個感慨,那60年代,台灣何等的不富裕,卻可以積極的找尋資源為娃們謀福利,一個營養午餐,雖然美援為主,但是整個經費省府仍是負擔了1/3,造福了當時偏遠區域的267所、20萬名孩童的免費午餐。
那年,人均國民所得214美元,合當年台幣8541元;2023年,人均國民所得32442美元,合台幣1010890元。到今天咱小娃們的營養午餐還需要自負!特別是許多偏鄉小學的娃們,甚至需要許多愛心協會、團體來募資才得以果腹。想來荒謬不是?
不說別的,每年光是跨年,國慶等等節日以煙花展現的一個瞬間璀璨,是可以餵養多少小娃啊!我每每想到都是一陣辛酸和心疼!
@桃園龜山,龍校街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