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福德國小 1954-2016
.
對不起,我遲到了!
學校已經拆光了。
「前兩個禮拜就開始拆了。」拆除隊的大哥對我這樣說,他嚼著檳榔,這樣的冷天裡只穿著薄薄的衣服,站在空曠的瓦礫堆裡,今天是我難忘的1月25日。
學校的面貌已經沒有了,一片殘垣,不!連牆都沒了,怪手一爪一爪的抓起瓦礫送上卡車,眼前只剩下不鏽鋼大水塔、還有鋁門窗殘骸,所有學校的元素,就只有我身旁的校門,還有眼前這棵驚悚的無枝葉大樹,遠方還有一棵茂密的大榕樹,但我心想:此刻祂見到陪伴了一甲子餘的校舍還有其他校園植物都在鐵爪下灰飛煙滅,這樣的寒風中,定是瑟瑟顫抖......
.
1954年開辦,與後龍溪南岸對眼的開礦國小,統稱「福基國校開德分校」,「開」就是開礦國小,「德」為福德國小。分班的開辦,是為解當年交通不便,福德村學童需涉水越河就讀之故。
開班之初只有一班,是在村長楊錦泉家裡上課,一如民國之前的書院概念,這台灣教育史上難見,而後兩年才陸續闢建教室。
隨著娃口增加,1965年獨立為國民學校,但在2014降為分校,兩年後廢校,再10年的今天,終於連校舍都拆除。縣府對於拆除廢校的腳步從不慢過和緩手,要兩年多才蓋好學校,卻在兩週將一間矗立一甲子的學校頃刻消失。
.
校地0.3公頃的小校,在最後的102學年度還有18名學生,但是卻沒有一年級新生,也就是這致命的一擊,促使政府使出殺手鐧,立意毀校。
回到大門的樓梯回身反望校門,雙四方柱貼沉穩二丁掛,延伸兩邊的圍牆也是,校名橫掛左方牆。彷彿可以聽見盛況校園時的孩童歡樂聲,而此刻寒風中,卻是金屬碰撞石頭的刺耳音,怎是一個蕭瑟、一個悲涼感襲來。
..
回車望下開到台6路上,停車,和車上夥伴說:「我再去拍一下再會照......」
站在路口,按下快門,我聽到心底一個聲音:
「永別了!福德。」
.
唉,人生是這樣:錯過了一次就是錯過永遠!以前曾經多少次經過門口,越過之後想迴車,但總告訴自己:還有機會!下次來!
這麼多的「下次來」加起來之後竟然成了「永遠沒機會」的減法,而且就這麼突然,我深刻懊悔:「就差兩週!」
唉,今天,還真的難過!
@苗栗公館,福德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