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4 雙城國小 1964
..
話說漢人在清初進入新店大坪林開墾時,有一部份人越過新店溪,沿著五重溪河谷進入安坑地區。

這樣的「擴張」行為和原住的葛瑪蘭族發生衝突,漢人憑藉著人數和工藝先備步步進逼,為了防範原住民反撲,乃聚落建庄,於是在今安康路(110市道)三段開始,一路往五重溪上游進山。

漢人乃建立了頭城、二城......到五城等大大小小的聚落。雙城國小,就位在二城庄。
不過,吊詭的是:其實真正的「雙城庄」是位在三城與四城之間,雙城小不設在此庄,卻又不稱為二城國小實在耐人。
..
學校面積0.8公頃,可是卻有近5百娃22班編制,地小娃多實在是因為這安康路這一路的五庄就只有這所小學,從頭城以南到五城也是這二城庄市街較為繁榮,甚至咱國幣的生產地:中央印製廠也在學校對面。

a264新北新店雙城(1964)220817.JPG

加上建商在校後方山頭造鎮了大型社區,使得這校的娃口大增,不過山上社區娃要來上學要搭乘專車下山來這邊。

校門前有標配的學童天橋,校門單柱單進,左邊是圍牆鄰民宅;右側雙葉造型柱接欄杆圍牆,兩邊都沒有校名。學校名銜是在進門後的五層校舍穿堂上,不鏽鋼平板上金字全銜配英文名。

此大樓外觀有童繪蝶戀花大幅壁畫,甚是生動純真。大樓看是五樓,不過頂樓像是加蓋而成。整個學校呈現C字環繞中央操場,而操場也只配備一座躲避球場。

站在球場上四望,真就像是站在深壑中,這狹小環境對5百娃來說,是擁擠了。

..
「安坑」原稱暗坑,因五重溪溪谷下切作用深,加之山林樹木密集蓊鬱,所以這山陰處甚為陰暗之故,後有人乃雅化成安坑。

這110市道走過好幾回,一路溪水潺潺、林野廣袤,就是一個綠意無限的道路,到雙城小並不是特意的拜訪,這附近也沒啥景點,原本想去中央印製廠晃晃,沒想一過橋就給警衛攔下說該地不給參觀。

於是咱就一路續開,開到三峽,那又是另個探訪的記憶線了。

@新北新店,安康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ll4ms 的頭像
    dill4ms

    然後呢?黑咖啡嗎?......

    dill4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