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是元宵節,每年這天我都要煮個客家鹹湯圓應景,當然,這是我拿手的客家料理。
不過,這過程有個插曲值得紀錄。
..
正在備料時,突然發現地板上怎有一滴一滴的紅色「墨汁」啊?
那是剛切好五花肉下鍋煎著,一面又忙活著清洗茼蒿。是的,這蔬菜聽說農藥殘留特多,所以我不停的流水沖洗,每一葉片剝下仔細的沖水沖水。
這一晃眼看到地上這點點紅墨汁,不解?
於是喚他來:
「ㄟ,你瞧瞧這地上怎有這一點點紅紅的啊,看看什麼醬汁漏了,拿紙巾擦擦......」
他依令抽了紙巾擦拭,沒想突然大喝:
「這是血耶!好噁喔,你流血啦?」
我莫名其妙。

哪裡流血?
我摸著手臂,又摸臉的:
「沒啊?我沒有摳痘子......」
迎面他睜大眼指著我的臉說:「矮呦!你臉上有血痕!」
順手拿起紙巾擦了我的臉,這一瞧紙巾果然有淡淡的血痕:「怎會?」
我臉上有血?
突然他又大喊:「啊!你手臂上也有!」
瞧,果然左小手臂上也有一道血痕。
還沒反應,他叫著直接拉起我右手:「唉呀!你的手指流血了啦,一直滴!你沒感覺喔!」
哇喔,這下才看到右手食指破了一道口子,鮮血汨汨的流著、滴到地上......

..
手忙腳亂關火,拿了消毒水沖洗,這傷口有點深,還不是一時可以止血的,只好拿紙巾包著、橡皮筋綁著、手舉高高按壓止血。
(怎也想不通,這不淺的傷口,右手使刀傷到右手食指)
..
想來是剛剛要切五花肉,有先把菜刀磨快了,可尋思也怎不理解,我是右手使刀,怎會把自己的右手食指給劃破?怎樣都想不通這是什麼江湖獨孤九式蕩劍式?
這刀真的給我磨的銳利,因為一路都沒有疼痛的感覺,直到噴上消毒液之後刺痛才傳來。
回到砧板上看,也沒有血痕、刀上也沒有,整個流理台都乾淨,就只有地上有滴滴血滴。
--

他說那鍋裡的肉不敢吃了,沾到我的血。
我說哪有啊,刀子、砧板都沒有啊,況且肉下鍋高溫也消毒了,介意啥?
他不依,堅持把那鍋肉鏟起,又去冰箱挖了另一塊,重新切塊下鍋。只不過他就是新手,切的不是肉絲條,而是烤肉片,我瞧著瞧著也不想囉唆了,手也疼著,只好拎把椅子坐在廚房門口指揮他接下的步驟。
他說:「觀感不好!」
所以堅持把茼蒿也清洗了兩次。
最後,實在看不下去他那種嫌疑犯清洗法,深怕他壞了我的菜,就轉身去點上快乾ok繃,戴上橡膠手套,還是一把搶回主控權。
..
上菜時,我對他說,這是我傳承你阿婆客家手藝的「拿手菜」,學著點......
他冷冷的一哂,調皮的說:
「的確是拿手菜,但我覺得是......切手菜!」



話說這客家鹹湯圓怎料理?其實不難,重點是裡面的配料,特別是那肉條,要用油瘦合適的五花肉切條狀,然後中火慢煎,逼出多餘的油,搭上其他配料,才下鍋和湯圓攪和。
這元宵節早上我就是先到咖思口買了台灣豬五花肉(豬肉好貴
),接著去傳統市場入手一斤小湯圓(80元)和茼蒿一大袋(100元)、也買了豆乾兩包(100元)。

喝完午後睡醒的咖啡後,就動手做湯圓。
..

先切片五花肉,切成條狀,這次買的是帶皮的五花肉,乾煎豬皮後,悶香出籠,逼出肉多的油脂後,瀝油。
(其實肉要切條,不過他喜歡切片,下鍋乾煎逼出油,瀝油)
再把切絲的洋蔥下鍋一起拌炒,放泡水後的乾蝦米嵌香,豆乾也放入第二次悶炒,起鍋備用。
開另一大鍋放水煮湯圓。
大火煮開蟹眼後湯圓放進去蓋上鍋蓋,等湯圓浮水漂動,迅速撈起!
(大鍋,水煮小湯圓,浮起就撈起來)

最後再一大鍋(通常就是用剛剛煮湯圓的鍋子)加高湯,起火!把備料放入高湯,煮開後湯圓下鍋,油蔥酥拌香,文火燜煮,我大概都是煮個5~8分鐘,然後開蓋撒胡椒粉鹽巴調味,關火!
今年湯圓,成功!
(主高湯、下配料、湯圓,最後下茼蒿,文火燜煮)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