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吉林國小 1965
突然發現,我所拜訪的學校有不少可以連結到「吃」這個概念!
也就是說,我是因為去吃個什麼,順路或是路過校門,時間允許則入校參觀;當然,也有專程參訪,順道一訪附近美食。
但是吉林小不是!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旅讀小學 (280)
- Jul 10 Mon 2023 14:05
#121校,吉林國小,1965|台北中山|吉林路美食一條街|因為電腦研習|泳池元老
- Jul 08 Sat 2023 23:59
#120校,楊梅國小,1900|桃園楊梅|百年老校|楊梅的由來真的就是很多楊梅樹|繞路就是為了風景
#120 楊梅國小 1900
.
離開湖口老街後,我刻意的避開直上國1而改走1省道。
他不太明白我這樣的走法,說為何捨近取遠?
..
楊梅國小,又一座世紀末創建的小學,1900年,轉眼就進入20世紀。這19世紀和20世紀的數字對於現代人來說,彷彿就是一個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鴻溝的概念。
可別以為這百年老校垂垂老矣,她可是有40多班、千餘娃的真正大校。
主要是因為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外溢效應,都市區的房價過高,年輕人根本無法在北都會區買房,因而往桃園區的八德、平鎮、楊梅等衛星都市,神經敏感的建商早就埋鍋造飯此地,幾年下來,國小入學新生逐年上升。
前兩年,桃園市長還說要把八德國小擴建成80班的大校!事實上,在八德區,大字輩的學校動輒70班以上比比皆是。
..
我刻意走省道繞著這麼一圈從楊梅交流道上國1,其實我挺想一路開到龜山才上林口的。
除了想避開湖口那段塞車紅線外,我的生活哲學是:繞路就是多看一些風景、多些生命的記憶;相對於年輕的他講求的是效率、是省時、不麻煩,我喜歡的道路是多繞一點、也多看點風景。
#對我就是多看一間小學
..
湖口離楊梅很近,不過一路北上的過程也經過了好幾所小學,像是湖口、長安、還有楊家班的楊心、楊明和這楊梅。
不過來訪時正值2022疫情正盛期,上述學校都無緣入內參訪,只好拍校門待來日有緣。
..
楊梅古稱「楊梅壢」,因為地形為河流凹下地勢,「壢」是客家人對此地形的稱呼,而此地在乾隆初墾期遍處野生楊梅樹而得名。
楊梅是一種莓果樹,果子多做蜜餞,生食少,主要是產期很短故,端午過後傳統市場就會有人販售。
我對此樹頗有感情,小時庭院就有一株,每每夏初結實累累,紅紅果實十幾顆,就長在掌狀伸展的樹葉中,像極了捧果的綠手指,常和弟弟去拔了就食。
國中時,帶了很多楊梅去校,國文老師見了竟然在黑板上書李白的詩句,一句「玉盤楊梅為君設」,讓我油然回味。
@桃園楊梅,校前路
- Jul 08 Sat 2023 23:55
#119校,大安國小,1918|台中大安|百年老校|大安水簑衣的尋訪|海翁窟港
#119 大安國小 1918
.
大安水簑衣,挺水性脣形花植物,野生種只在台中市大安、清水及龍井等臨海鄉鎮水田、溝圳生長,是濱危的國寶級植物,說濱危,根據野外調查結果,野生的大安水簑衣只有一千株左右。
..
大安區,台中市濱海行政區,區內人口是濱海五區中最少的,2022年還看到報載大安區只剩下「老人與海、還有狗」。
人口外流,人口老化,區內的四所國小除大安有200娃外,都是百人小學,三光國小甚至不足50,濱危。
大安國小面積2公頃多,目前還可以維持12班200餘娃的規模,不過,一如上述,少子浪潮加上人口嚴重外流老化,可預見這學校的減班趨勢在未來可能相當嚴峻。
走訪濱海的聚落,真的就是剩下老人與狗一起看海的街景。
..
我們其實是先去濱海的大安水簑衣教育園區看水簑衣。這是緣起於某友跟我打聽哪裡可以取得台灣水韭,他想充實學校水生植物區,栽植台灣特有水生植物。
於是我去找有哪些是特有植物,才認識它。
這植物讓我好奇的是:除了在大安附近的原生地得以綿衍族群外,若有人取苗到外地植栽,可以存活、可以開花卻----無法結果繁衍。
而且根據研究,這現象是----「不明原因!」
如此根著性、戀鄉癖深重的物種,真的罕見。
..
不過去看園區只是看個門道,水田、溝圳族群一叢叢,也無法問花兒,爾等離不開這風土舒適圈?沒想雲遊四方?
大安地名源自港口,古名「海翁窟港」,海翁就是鯨魚,意味這港區原來有很多鯨魚。
現在在台灣西岸已經甭想看到鯨魚,一如少子的當代人,鯨魚也是少子,環境改變,鯨魚也成了濱危物種,進而消失在大安港前。
..
原本沒有要訪大安小,我是參觀完園區一路往北走到海墘小,在那校園突然想到:既然到大安區了,應該去看看同名款學校吧,遂繞回南邊去看大安。
學校鳥瞰像顆一邊不太規則的六角鑽石,各邊都有街道的完整街廓中,極其有畫面,小孩、小學都是國家的鑽石,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道理。
@台中大安,中山南路
- Jul 08 Sat 2023 23:51
#118校,八堵國小,1950|基隆暖暖|基隆翠湖的尋訪|迷你特色小學
#118 八堵國小 1950
..
其實我們是要去找一個神祕的地方--基隆翠湖。
之前看到一篇報導說暖暖有個堰塞湖叫翠湖,又稱為基中湖,那篇報導是基隆中學發起拯救翠湖活動。
我們都很有興趣,內溝山的翠湖從他小時候就去過不少次,這次又出現同名湖,自然想去。
但地圖上找不到這個位於台5、台62還有台2丙夾著的三角地帶的湖要怎樣進入,網路上的資料非常少,有一篇登山客寫:要越過基隆高中後面徒步過去。
就是這樣經過了八堵國小。
..
校門很不起眼,要不是遠遠看到校舍上深藍色的「基隆市八堵國民小學」九個大字,還真的讓我錯過大門,只能直開到基隆中學門口迴轉。
校門相當低調,左側有個塔狀鋼鑄造型,一大株麵包樹包圍著;右側馬賽克拼貼,有一隻大兔子造型物,後來得知那是學校的代表物,原來學校誕生那年是兔年。
整個校園很小,處在礦工醫院旁,0.48公頃的土地非常迷你,倒是翠綠環抱,是個相當清新的校園。
..
學校只有六班,每班18娃,採取實驗教育,和一般學校不一樣的是:學校每年分四學期,而且課程採上午核心課程,就是上傳統的國、英、數等科目;下午則安排多元體驗課程,包括手做、農作、烹飪等八大類週期課程,教育娃成為全人、自主、審美、思變的人文修養的公民。
特別是其中有社區公益活動和漫遊活動,相當特別和有教育意義。
..
後來我們找了可能抵達翠湖的入口都無功而返。本來在八堵車站附近問到一個阿伯,他支支吾吾的說加油站對面巷子有路可以進去,但是車子無法開過去,要用走路。可後來態度卻想說又不想說的模樣,末了跟我們說那邊是垃圾場叫我們別去了。
我們找了巷子進去,繞了許久,實在找不到有路,就此放棄。
後來就忘了這名字很美的地方。可是,每次看到八堵國小時,就會想起這個交臂之憾。
@基隆暖暖,源遠路
- Jul 08 Sat 2023 23:47
#117校, 豐林國小,1918|苗栗獅潭|八角林的小學校|大湖草莓田到了|弘法禪院|劉緝光
#117 豐林國小 1918
台3線入獅潭,這面積長形的苗栗鄉下人口稀少,基本上就是沿著這條路,錯落著小聚落。
漸次南往大湖方向,公路陸續蜿蜒在山谷間,就會看到兩邊出現草莓園,雖然還不是大湖,但是看板上都寫著大湖草莓。續往南,會到達一個叫做八角林的村落,學校就在路邊小崗上。
- Jul 08 Sat 2023 23:43
#116校, 蘭雅國小,1987|台北士林|燈亮有餅山東蔥油餅|撥拉棒傳統民俗|特色學校
#116 蘭雅國小 1987
.
還是屬於天母幫時代的那時,喜歡到中山北路六段,那時在天母流連了不少美食,像是剛開幕的洋蔥、巷子裡盛鑫的德國豬腳、金厨過橋米線、富得利德國香腸、茉莉漢堡......
好吧,這些好像有不少是屬於天母國小的領地,讓我認識蘭雅是因為在克強路口有一家很特別的山東蔥油餅。
那店門有個大招牌上書「此燈亮有餅」。這簡直吊我胃口,可每次經過那燈都不亮,於是我忍不住就問,有餅沒?答案可知。
- Jul 07 Fri 2023 16:57
#115校,潛龍國小,1964|桃園龍潭|龍潭夜市|孔子塑像萬世師表
#115 潛龍國小 1964
.
要回家時,發現地圖上紅通通的,全都塞啦!
於是我為賽車手......呃!是掌舵手的領航員,攤開地圖引導。這次我決定就避開那些紅線走市113線,也就是中豐公路轉上國1。
這路車水馬龍,不過路幅寬各雙線道,順暢。
走著走著,他看到圖資上說:「前面有『淺』龍國小,拍不?」
我說:「那個字唸二聲,要念『ㄑ一ㄢˊ 龍』,來,跟我唸一次。」
「乾隆!萬歲!」他說。
...
學校在龍潭這是熱鬧區,隔條街有龍潭夜市,想必夜市帶來的人潮、噪音、環境衛生等問題應該是學校要面對的考驗。
像是我每每看到咱國民大佬,往往就把下課後的校門口當停車位使用,如此鄰近夜市,應該是會有熟悉景像出現吧。
龍潭算是桃園正發展的地區之一,所以學校有30多班,近900娃,短期內應該不會有減班壓力。
到訪時已經過了開放時間,所以只能拍校門過癮。校門沒有椰子樹,四短柱大門,兩側分別有直書、橫書的金字校名。
遠望除了蒼鬱大樹,特別是左側大樹高聳達天外,就數門口正中那尊高一層樓高的孔子立像特引人注目。
通身暗紅的孔子,握手行禮,和前文龍安國小那尊如同一脫模,只是一為銅身漆。龍安置於穿堂後,潛龍更猛,進門就照面!若我是校教師,一入門見夫子,萬世師表四字赫然,能不戰兢?
...
後來他停好車來電,說華燈已央,曷不就在夜市祭五臟廟?我隨口測試問他車停哪?我在校門口,開來這邊停吧。
他嚇的一聲說:「怎麼可以!你一直說討厭人家這樣耶......」
我哈哈一笑,儒子可教!
回頭看看夫子,似乎也微笑了。
..
校名頗有意境啊,身在龍潭,許多龍字輩小學,潛龍勿用,乃易經爻辭,勉君子要沉住氣,亂世需多修養沉潛,默默等待英雄有用武之時,真的是理想深遠的校名啊!
..
@桃園龍潭,中豐路
- Jul 07 Fri 2023 16:50
#114校,大湖國小,1900|高雄湖內|百年老校|滷味博物館尋味|三級古蹟寧靖王墓
#114 大湖國小 1900
.
百年老校,可是尋訪時發現建築新穎,毫無百年跡象。翻閱資料發現,早在民國95-97年之間學校就已經把所有校舍翻新了。
這其實是好事,對孩子的教育設施新的、安全的是好,只是心中總是多的點懷古的惆悵。
..
跟她,是不經意的邂逅。
在尋訪筧橋國小遺跡時隨意繞路。竟然繞進永安工業區;為了借廁所也繞進一家滷味博物館。說是博物館,其實就是滷味工廠的展示門市。
裡邊有許多令人垂涎的滷味,在那邊試吃了一頓,原本跟自己說別吃了啊,卻一個接一個的吃,飽了!也買得滿盆,回家順勢就給當伴手禮。有一款秋刀魚,深受他私愛,回家後一直不肯讓我送出,成了他的私房菜,吃了好多天。
..
往北是路竹、湖內,學校在台1線,不過因為咱從台17繞過來,北越二仁溪就可以進台南,卻路過三級古蹟寧靖王墓,這墓是重要的台灣史,入內參觀。
墓主人明皇室後代香火,隨鄭軍來台,鄭克爽降清時自縊殉國,朝代更迭,人的命運如蜉蟻,觀來難免唏噓。
..
這邊鄉下,都市化人口移動和少子化雙箭齊發,這學校也只剩一學年2班的現況。事實上,今年4月高雄市發布消息,全市有40所小學入學新生是個位數,都位於原縣轄區內,一口氣少了千餘娃,看來雖列位南島大城,磁吸效應下,都市化更集中,偏鄉、甚至鄉下的娃們驟少的浪潮,也擋不了。
@高雄湖內,民權路(台1線)
- Jul 07 Fri 2023 16:46
#113校, 武功國小,1959|台北文山|不是武學學校|而是周家武功堂捐地興學|附近有寶島肉圓
#113 武功國小 1959
.
一位師資班的同學畢業當年就考入此校,消息傳來,同學們笑說:這是要去教武功?可咱沒這個師培內容啊,怎教?
乍聽這消息,初入教育界者吾,還真以為此校是教授武術的學校,一如大陸的武僧教育,想來真是個笑點。
這是我認識這所學校的開始。
..
學校此名源於校地是由周家武功堂捐贈而起。
武功堂不是拳術武功教堂,而是周姓的郡望堂號。周家源於陝西武功,這地原為蘇姓,後人為避難改號為姓而成周姓。
..
學校目前小學部14班規模約300娃,校地約1.5公頃。學校在羅斯福路和興隆路口,這地方算是一個尷尬的地段,校對面建築看板寫北市花木批發市場,不過早就沒在營業,空蕩也不知道要做啥?
倒是之前有一陣子迷上肉圓,附近有一家寶島肉圓和他去吃過兩三次,堪是口袋肉圓之一。不過,吃太多肉圓了,吃著吃著就漸次忘記這家。
@台北文山,興隆路
- Jul 07 Fri 2023 16:40
#112校,僑愛國小,1957|桃園大溪|因華僑的愛而有的小學|浪漫台3線小學
#112 僑愛國小 1957
.
浪漫台3線之旅離開三峽,續往南到大溪。
這邊參訪了田心和大溪兩校,我們繼續沿著台3南下。車過武嶺橋(是的,這橋在大漢溪,不在合歡山),上橋前拜個觀音寺,過大慶洞到大溪橋晃晃,看看大漢溪河床,吹吹河風,隨即續行過橋。
武嶺橋過西岸後馬上有個九十度右轉大彎上坡,問題就出在這裡!
台3應該要在上坡後左轉接員林路往南,這台3線在這邊一路上坡一路轉,轉個奇妙的湯匙彎,可是......
導航妹很有事,竟然指我直行,這邊是介壽路,路編是台4線了,往前一走就瞧見對面的僑愛了,
--
校名由來和華僑有關,因為旁邊的僑愛新村是1950年代由海外華僑集資興建,學校也是為眷村的娃們而設的,初期也專收眷村娃們。
校地2公頃,大、相當大,校園廣袤,一隅有大象滑梯,一路成長由眷村學校到目前規模,雖然少子漸減,仍容納近40班千餘娃的能量。
校門大樹裝扮,綠意無限,更有我喜歡的大王椰子。
其實,會注意對向有學校也因為這些椰子樹,果然有椰子樹就有學校,命中率不遠。
..
這僑愛是華僑的愛,巧的是在彰化花壇台1線上也有僑愛小,同樣也是華僑聚資貢獻的成果,也都是在1950年代建校。不過那所僑愛小面積小很多,班級和娃都不足50了,真害怕她會消失,想哪一天一定要來專程拜訪。
@桃園大溪,介壽路
- Jul 07 Fri 2023 16:34
#111校,大佳國小,1954|台北中山|松山機場飛機巷|因為機場而遷校|特色小學
#111 大佳國小 1954
.
他跟我都愛看飛機,在台北很幸福,因為有一座松山機場。
雖然許多人都主張要遷移松機,但我私心的認為,甭!
瞧!有座機場多好,要出國,市內捷運就可以辦理登機直飛,少了一個小時的舟車;不搭機,可以在跑道邊看飛機、拍飛機啊。
- Jul 06 Thu 2023 15:28
#110校,文林國小, 1973|台北士林|已成孤味的羊肉爐|士林科技園區開發
#110 文林國小 1973
世間滄海桑田,都市的面貌也不斷變化。
士林北投交界處,就是福國路、文林北路、承德路六段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街廓(現在北士科園區北段)。這邊,特別是文林北路那個斜邊,以前沿著路都是一些低矮建築,成排的汽修場、汽車販賣門市,更多的是園藝場。
以往走過建築線後邊,就可看到矮樹叢的荒敝空地,只有往中正高中那條巷子,才有兩排高大椰子樹的風景。
- Jul 06 Thu 2023 15:23
#109校, 大同國小,1954|台南東區|榮譽街真的是榮譽|臺南大學榮譽校區|全國小學名稱第三|極簡校門
#109 大同國小 1954
.
從奇美博物館前台1線北行入市區。
這台1 線直行直行著,突然就在前面大同路和中華路交叉口,就......
右轉90度!
- Jul 06 Thu 2023 15:17
#108校,中正國小 ,1908|台北中山|百年老校|遼寧街夜市的麻油腰花|全台小學名稱最多校|中園國民學校
#108 中正國小 1908
.
有段時間喜歡吃麻油腰花。
很奇怪,就像少婦有娠一般,腦袋會有種無法理解的口腹,執念想吃啥。
憶起這莫名的口腹令人玩味:麻油腰花、滷肉飯、滷雞爪、蒸花生、燒酒螺、東山鴨頭......都說不上啥名菜,卻是衝動無法忍。
- Jul 06 Thu 2023 15:01
#106校,大鵬國小,1942|新北萬里|濱海台2線上的精緻小學|海洋課程的呼喚|展翅高飛的祝福
#106 大鵬國小 1942
.
車由基隆走台2濱海,往野柳方向過核二廠後,一個大彎迎面烤玉米香迎面撲鼻,這邊是個小聚落叫頂寮,兩旁遊客紛紛停車買烤玉米大快朵頤。
續行約六、七百公尺路呈下坡微彎,紅綠燈後就會見到一座天橋,旋梯天橋無名,橋旁就是大鵬國小。
學校原為萬里國校分校,1946獨立為校,初名「大埔」,同年10月改為今名。至於為何?找不到資料,而「大埔」,則是過員潭溪後的聚落名。
..
假日校前的這條加投路總是塞滿車,因為往前就是人潮洶湧的金山老街,溫泉、美食實然吸引了車潮。
很有趣的是:每次前面員潭路的紅燈都會擋下我,而我的車就那麼剛好都會停在學校正門口,我只要坐在車上就可以拍下校門。
校門三柱,柱上沒有校名,只有正面大樓上標示金字校名。迎面校門沒有椰子樹,只能用清爽形容。
校區規模2公頃,校地頗大,但這邊緣小學免不了只能少班,六個班級不到百娃,目前只能走特色學校路線存續,所以學校課程以海洋文化課程為主,有很多的水域活動課程,打從幼兒園開始就有陸上划槳體驗。舉凡划船、淨灘、牽罟等活動都在學校課程內。
校園更有一座亮眼的藍色操場和跑道,連娃的運動服都是海洋色彩,相當醒目。
..
其實全台有三隻大鳥,台東大鳥和台中的大鵬,除了台中那隻有25班大校外,這新北和台東的大鳥都屬於特色小校。
大鵬,源自莊子逍遙遊,鯤鵬乃有遠大志向與抱負之意。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大鵬鳥傳說,阿拉伯、印度、甚至佛教的天龍八部之一也是大鵬金翅,可見人對飛翔與遠志的DNA是多麼深刻。
學校雖然小,還是祝福這邊的娃盡情徜徉海洋,胸懷大志。
@新北萬里,加投路
- Jul 06 Thu 2023 14:54
#105校,溪山國小,1956|台北市林|外雙溪的精品小學|特色課程|上山下海頒發畢業證書
#105 溪山國小 1956
.
每次往外雙溪上風櫃嘴就會經過這學校。
一個小坡道上去的大門,每次都緊閉著鐵門,所以一直無緣入校參觀。
之前有幾次帶娃在對面溪床戲水,也都無緣看到敞開大門,頂多就在門外看到操場,還有獨棟教室,十數株我喜歡的椰子樹。
..
後來有我教過的娃轉入該校,他跟我說:
「我都在玩......」
翻閱學校網站,發現學校有個非常讓我嚮往的課程--體驗課程,特別是畢業旅行的安排。
其實早在2003年就注意這學校了。
學校那年安排畢業生登玉山,在山上頒發畢業證書。這條新聞當年也影響我,於是在服務的學校建議畢業生登七星山,畢竟在台北市的學校,登上台北第一高峰算是一個里程碑,後來學校也舉辦了二天一夜宿營登七星山的活動,相當成功。
...
往後他們的畢業生都有特色畢旅:去過澎湖、金門、蘭嶼、綠島,龜山島等離島;還有泳渡日月潭、鐵馬千里行等等活動。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鐵人三項啦,相當的羨慕這樣的畢業旅行。
雖然我知道:這樣的特色旅程只適合像溪山這樣全校大概7、80位,畢業生十餘位的小校,我所服務的學校應該技術上有困難,可是,說真的:這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小學生生活。
...
所以每次經過,我都難免停車望著這小坡上的小學校,溪山。
@台北士林,至善路
- Jul 05 Wed 2023 15:55
#104校,金湖國小,1947|雲林口湖|濱海口湖休息站|口湖牽水(車藏)文化節|烏魚子故鄉
#104 金湖國小 1947
.
濱海台61一路南下,路程迢迢,他說累了,看到指標剛好前面有休息區,遂下交流道去。
這裡稱為「口湖休息站」,大概是西濱唯一的休息站。站體在快速路下,夏天甚陰涼,裡面有發米、熱食區,當然還有乾淨的廁所。
我看到旁邊有學校,於是簡單採買後就奔去。
(金湖國小,雲林口湖)
...
學校在142縣道(民主路)上,校區方正,這邊應該算是偏鄉,班級數6,學生50,相當瀕危。
校舍一字平行馬路獨棟,入校後方是操場,門口沒有椰子樹,但有數十棵南洋衫高聳入天。
這邊有名的不是學校,而是隔壁萬善廟每年農曆六月舉辦的「口湖牽水(車藏)文化節」這個特殊祭典,現在已經列為國家文化資產,遽聞祭典時期相當盛大。
..
校前142線道往東是蚵寮,往西海邊才是金湖鬧區,休息站阿珠瑪推薦可去買烏魚子。附近風光是一片沃野、漁塭、阡陌縱橫,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情。
不過因為要趕路,還是直接南下......
(口湖休息站)
- Jun 22 Thu 2023 06:38
#103校, 興華國小,1913|新北三芝|百年老校|大屯山下的小學校|興華同盟|單車補給站的天涯店
#103 興華國小 1913
.
學校在巴拉卡公路和101縣道的交叉口旁,很小的校區,0.9公頃多一點。而且給旁邊的陸軍基地夾著,校門的右邊還貼著民宅,顯得有點窘迫。
這校來過幾次了,春天、夏天和秋天都到訪過。所以看過她的櫻、綠還有楓。
不過,第一次來是因為要他要追天涯海角店的關係。
- Jun 19 Mon 2023 23:31
#102校,潮音國小,1950|桃園大園|聯想到宮崎駿動畫的潮名|海風碩大的小學校|即將遷新校區
#102 潮音國小 1950
.
有一次走台15過大園,突然在紅綠燈前被一巨幅建商帆布廣告擋下。
那是建案的空拍圖,由南往北拍的。
吸引我不是建案,而是裡面標示的地標,圖上數個大陂塘外,最引我眼球的就是「潮音國小預定地」這幾個大字。
當下就查了咕狗,才知道這不是新建的國小,而是一所1950就成立的老學校哇,這建商圖上的地點,是整個航空城計畫的部分,要將學校從台15北邊遷到台15線以南的新校區。
地圖上看到老校就在前方紅綠燈右轉,遂立馬前進拜訪。
...
讓我想即刻轉彎拜訪,說實話,還有因為動畫「海潮之聲」當下的聯想。
這又要歸咎我總是把這動畫的中文翻譯一直記成是「海潮之音」的關係。
這樣一來就明白,當下我認為這「潮音」一如冰室冴子筆下高知的太平洋海潮,我的確有著這麼一絲絲以為往這潮音奔去,會邂逅里伽子的孤獨。
潮音國小,桃園大園
..
其實沒有,現實的潮音就在古樸的田間縣道過去,沒多久就看到學校立於田陌之間。
學校不大,資料上是15班,1.5公頃的學校,校舍三棟平行操場,沒看到大象溜滑梯,應該是被新式彩色塑膠溜滑梯取代了。
門口望去是一片雜草矮灌木,圍牆植被綠意,沒有椰子樹、卻有一排高聳黑板樹,沒錯,就是典型的鄉下學校景觀。
..
我沒失望,無他,這裡本來就不是海邊,雖然離西海岸也大概一公里多吧,海風確是挺大的。
.
#動畫海潮之聲跟宮埼駿沒關係怎大家都亂點鴛鴦呢
@桃園大園,潮音路
- Jun 12 Mon 2023 17:32
#101校, 頭份國小,1897|苗栗頭份|百年老校|苗栗最老的小學之一|因為生病而際遇
#101 頭份國小 1897
.
苗栗地區第二老的學校,同年還有三灣國小下回分享。
校地正門在124縣道上就是中正路上,雖然不在上下國1的要衝台1線旁,但是後門、校舍貼著中華路,算是車水馬龍的地區。
校門左右雙柱打層次牆,正面立面高挑,莊嚴,入門後鎮石小圓環入穿堂。門口沒有大王椰子,但是校門兩旁老樹挺立,綠意蒼翠,也算是得了我的菜。
.
拍門面的那天值得紀念。
原是避開塞車,特別繞道,想從頭份上國1,就順著中華路來這邊。剛在門口拍好,卻感覺肚子非常的不適,原來在家已經拉了兩回了,這時又發作,感覺不妙。
於是匆匆掉頭到附近重光醫院急診,打針吃了藥,身子甚是虛弱,這一番折騰後,天時已晚,國道上的塞車也塞到頭份路段了,只好再沿著台1線北返新竹以後再說。
所以,身體真的不舒服就要趕快就醫,別硬撐。
頭份國小讓我深刻記憶,要認份!
#校門第二礙眼的就是橫空的電線
#可以P圖但是我懶了
.
@苗栗頭份,中正路